守備佈陣不應受限 大聯盟真正需要的兩種改革



大聯盟主席曼弗瑞(Rob Manfred)自2015年上任以來,就一直針對棒球比賽節奏愈來愈慢的問題,不斷拋出各式各樣的解決辦法,而其中「禁止或限制極端守備佈陣」是一個經常被提起、但頗具爭議性的方案。過去這陣子,隨著愈來愈多數據資料顯示,極端守備佈陣(指有三名內野手在二壘的任一側)確實會減少滾地一壘安打和小平飛球安打的生成,另外也有不少左打球員抱怨極端守備佈陣扼殺了他們的發展空間,許多大聯盟高層、管理規則的競技委員會委員,還有球界人士,亦都愈來愈傾向設立規定來管制球隊佈局守備球員的位置,希望能藉此減少球員刻意追求擊球仰角的現象,連帶壓低三振,讓球賽的節奏變快。

但,禁止或限制極端守備佈陣真的是增加球賽節奏的辦法嗎?做出這項改變後續得付出的周邊效應和犧牲,又值不值得呢?

上個禮拜,美國運動網站《The Athletic》的資深棒球記者史塔克(Jayson Stark)在其專欄中寫道,支持禁止或限縮守備佈陣的人士認為,極端守備佈陣的大量出現,使得許多打者刻意提高擊球仰角(為求減少打出滾地球),力圖擊出飛球,結果讓揮棒軌跡愈來愈趨向由下往上,而如此的揮棒軌跡通常容易演變為揮棒落空,因此連帶導致三振數量的劇增。他們相信,由極端守備佈陣引導出現的三振率上漲,是造成比賽節奏變慢的重要緣由之一,所以希望能透過對守備佈陣的限縮,來改善比賽節奏、增加球場上的事件和動作。

先不論如果真要禁止或限制守備佈陣,規則該怎麼書寫(界定野手的站位相當困難,若限定二壘一側只能有兩名內野手,球隊還是會想辦法依據數據資料移動野手位置,小規模佈陣不會因此減少、消失),以及其後續可能衍生的問題(如何定義內野手?若有球隊把外野手調到內野外側防守,這樣算極端防守佈陣嗎?),光是「透過限縮極端守備佈陣,來試圖解決比賽節奏問題」這個基本論調就有很大的瑕疵,因為兩者的因果關係根本對應不起來。

首先,我們必須回到原點來對這整件事逐步剖析。目前棒球遇到的迫切問題是,比賽節奏太慢、球場上的動作和事件太少、被打進場內的球銳減。一個打席最終會出現的結果只有五種:把球擊出、三振、保送、觸身球、捕手干擾打擊,既然被打進場內的球銳減(2018年大聯盟場內球只佔所有棒球事件的65%,寫下歷史新低),那勢必有其他事件激增。

觸身球跟捕手干擾打擊的發生次數太少,不納入考慮,而保送率在過去30年的變動其實不大,幾乎都落在7.5%至9.5%這個區間,因此真正瓜分掉場內球佔比的事件,是三振。單看近10年,就能看出顯著的變化:2008年大聯盟平均三振率17.5%,今年則為22.3%。由此可見,近10年棒球因為場內擊球變少而出現的節奏緩慢問題,根源來自三振頻率跟數量的劇增。

因此,若要加快比賽節奏、增加擊球,我們該做的事情應該是減少三振的比例、抑制三振發生的高頻率,道理其實就那麼簡單。然而,「禁止或限縮極端守備佈陣」跟三振的關聯,其實不如那些反對守備佈陣人士認為的那麼大。抑制極端守備佈陣真正會造成的改變,只是讓那些被佈陣沒收的安打恢復而已,而那些被佈陣沒收的安打數量,事實上也並不多。

根據棒球數據公司《運動資訊解決方案》(Baseball Info Solutions)的資料搜集與運算,今年大聯盟因極端守備佈陣而被沒收的安打數量約為500支,而這些安打大多都是滾地安打和小平飛球安打,而非長打。這代表平均每支球隊一個月大約有三支短程安打,因為極端守備佈陣而被沒收,影響力非常有限。其他數據也能佐證這個事實,今年大聯盟場內球形成安打的機率(BABIP)為.296,此數字只比去年的.300略降了.004,顯示當球被打進場內時,還是有差不多比例的球會形成安打。此外,過去10年來,大聯盟整體的BABIP變動不大,都在.295到.300之間徘徊,表示守備佈陣風潮(今年大聯盟的守備佈陣次數比五年前多了28000次)所帶來的效應事實上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劇烈。

抑制極端守備佈陣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平均每支球隊每個月會多出現約三支短程安打,或者換句話說,全聯盟平均約每4.7場比賽多一支短程安打,而這樣的變化就提升棒球比賽節奏的實際效果來講,相當有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若抑制守備佈陣,我們能看到、分析、討論、研究的守備陣型變化,平均每場比賽就會少掉14個。用平均每場球會少掉14個守備陣型變化的犧牲,來換取每4.7場比賽會多出來的那一支短程安打,怎麼看都不太值得。

就筆者的立場來說,雖然守備佈陣會沒收掉些許的短程安打和略微增加比賽時間(守備員在每一個打席間幾乎都需移動),但守備佈陣為棒球帶來的戰略多樣性,創造了更多話題討論的空間,這些都更有價值。筆者認為,限制守備員的站位跟移動範圍,並不是抑制三振、加快比賽節奏、增加場內球的良方。

要真正有效減少三振、增加打者擊中球的比例,使棒球比賽可看行上升,我們或許可以參考大聯盟前人已經做過的改革。有兩個方案是比抑制守備佈陣更能解決當前問題的辦法:縮小好球帶,以及將投手丘往後移。

首先談縮小好球帶。《The Athletic》的另一名棒球專欄作家寇克羅恩(Cliff Corcoran)最近提出透過縮小好球帶來抑制三振的想法,而筆者也相當認同。

經過1968年由投手主宰的賽季後(那年大聯盟平均打擊率只有.237,目前仍為歷史單季最低紀錄),1969 年大聯盟除了決定降低投手丘高度,還縮小好球帶,把好球帶上方邊界從肩膀上方,下修到打者腋下處,而這兩項改革都有效降低三振率(八年內三振率從15.8%下降到12.7%)、提高聯盟打者的打擊率(隔年打者平均打擊率就回升到.248)。1988年,大聯盟再次縮小好球帶上緣,從打者腋下下修到「肩膀上方跟腰帶上方的中間點」,短期內亦收到三振率下降的成效(從1987年的15.5%下修到1988年的14.7%)。上述事實都足以顯示縮小好球帶的範圍,能十分有效地壓低三振率、提高球員的進攻表現。

1996年,大聯盟發現打者進攻火力成長得太快(禁藥年代的趨勢),於是做出跟前三次好球帶修正方向完全相反的改革:擴大好球帶。他們把好球帶下緣,從原本的膝蓋上方,下修到膝蓋下方的中空處。結果這個當初立意良善、不讓投打對決太過偏向打者的規定,到如今三振率瘋狂飆升的年代,反而變得不再合適。



大聯盟官方規則書中的好球帶範圍定義
據大聯盟2018年官方的數據統計,好球帶九宮格下方三格被判好球的球數有41379顆,遠超過好球帶上方三格的21440顆;好球帶中間以下的壞球區,共有12108顆球被誤判為好球,而中間以上卻只有6847顆。



2018年投球被判好球的位置數量分佈圖(捕手視角)。 圖表取自數據網站《Baseball Savant》
揮棒落空的次數亦呈類似趨勢,打者在好球帶九宮格下方三格揮棒落空的次數為15074次,多於上方三格的12779次,而壞球區則又更明顯,打者對好球帶中間以下壞球區的揮棒落空次數為31426次,遠遠比中間以上壞球區的11106次多。


2018年打者揮棒落空的位置數量分佈圖(捕手視角)。 圖表取自數據網站《Baseball Savant》
由於裁判通常對好球帶下緣的球判得較鬆,因此投手整體而言喜歡把球投在好球帶下緣,以求更多好球判決,而上述數字亦能佐證這個事實。好球帶下緣跟偏低壞球區被判的好球愈多,打者就會愈想去揮偏低的球路,偏偏大多誘敵能力較強的變化球大多是下墜走向,所以打者經常對低進壘點的球揮棒落空,連帶使得三振愈來愈多。

由此可見,如果大聯盟能把好球帶下緣的邊界,上修回1996年以前的「膝蓋上方」,或許就能有效改善近年來三振率不斷上漲的問題。而這小小改變,對於球迷的觀賽經驗和棒球整體的運作模式,也不會帶來像「限制守備員站位範圍」那麼巨大的衝擊,應該會是改革棒球的一個好起點。

另一個能抑制三振率、提高打者擊球率的改革方案:把投手丘向後移,則是美國網站《The Ringer》的棒球專家林柏格(Ben Lindbergh)早在2014年就已經提出的想法。

每當想到改變投手丘規格,大家頭腦裡第一個出現的方法幾乎都是調整投手丘高度,因為1969年大聯盟就曾降低投手丘高度,且看似成效卓著,而2014年《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的資深棒球記者維杜奇(Tom Verducci)亦曾針對當時已被發現是個問題的偏高三振率,點出「再降低投手丘」或許是個解決辦法。不過維杜奇在該篇文章中並無提出實證資料來支持他降低投手丘以抑制三振率的建議。

林柏格則是換個角度思考,參酌美國職棒早期更動投手丘距離所產生的影響,建議大聯盟可以考慮藉由把投手丘往後移、擴大投手出手點跟本壘板間的距離,降低三振率和打者擊中球的機率。

19世紀中晚期棒球發展尚未成熟,因此規則更動十分頻繁,投手丘跟本壘板之間的距離就經歷不少變更。1881年,美國職業棒球將最短投球距離從45英尺(13.2公尺)增加到50英尺(15.2公尺),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打擊的火力,結果三振率確實從7.9%下降到7.0%,打者的平均打擊三圍也都有所上升。1887年,美國職棒新增投手投球區,雖然投球區前緣還是距離本壘板50英尺,但投手被要求後腳要站在距離本壘板55.5英尺處(約 17 公尺),因此出手點到本壘板的距離還是被拉長。這次規則修改的效果就非常顯著,三振率下滑 37%,打者平均的進攻指數上升.071。1893年,投手的投球距離再次被修改,拉長到現今棒球的水準:60英尺又6英寸(約18.44 公尺),而三振率也因而再度下降38%,打擊率則是上升.035,進攻指數也提高.092。

自那之後,投手丘跟本壘板的距離再也沒被更動,但由於過去百年來投手的平均身高不斷增加,所以投手的出手點從1893年至今,其實是愈來愈靠近本壘板的,故就投球距離來講,投手整體來說在過去100多年來愈來愈佔優勢。假使我們能嘗試逆轉這個現象,或許就能壓低三振率。

根據著名棒球物理學家奈森(Alan Nathan)的運算,假如把投球丘向後移動五英尺(約150公分),原本95英里的速球,看起來會像只有87英里。球速視覺上變慢,代表打者能反應的時間增加,這對打者辨識球路的能力和出棒的準確度都幫助很大。而投手丘往後退,投球距離增加,投手對球進壘點的控制力也會跟著下降,犯錯失投的比例亦會比原本較近的投球距離來得高。種種結果都會使打者更能把球打進場內、減少三振、增加球場內的事件與球員移動。

若假設投球距離增加跟三振率下降是呈線性反比的關係,那根據1887到1893年投手丘距離移動變化所導致的三振率變化,我們可以得出投手丘平均每後退一英尺(約 30.5 公分),平均三振率就會下降7.5%的結果。

因此林柏格認為,跳脫調整投球丘高低的思維,把投球丘往後移(移動多少會決定影響程度,可再研議商榷),也是能抑制三振率、提高棒球精彩度的一帖良方。即便投手可能要花好一陣子才能適應新的投球距離,但向後移動投手丘數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的距離,一方面能抑制三振率、提高棒球娛樂性質,另一方面還可以把對觀眾觀賽體驗與棒球本質的影響降到幾乎是微乎其微的程度。筆者也覺得後移投手丘是個既不會大幅改變棒球原本樣貌,又能收到明顯抑制三振率效果的優質方案。

棒球一向非常尊重傳統,對於改革的反彈力道很大,所以近年來每每有修改規則的討論,總會引發軒然大波。有很多力挺限制守備佈陣的人,認為長年來美國職棒固守傳統的思維太過僵化,不像美國其他職業運動聯盟(NBA、NFL)那麼有彈性,所以希望聯盟能透過限制球員討厭的守備佈陣來作為宣誓大刀闊斧改革的第一步。不過從本文的討論看來,限制守備佈陣對增加棒球節奏的效果恐怕相當有限。

與其執著於爭議性巨大且大幅限制棒球守備自由度的「限制守備佈陣」方案,筆者認為「縮小好球帶下緣」以及「後移投手丘」才是更對症下藥的改革措施。

原文刊登於 UDN 聯合新聞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