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0的文章

【大聯盟小百科】勝場貢獻值(Wins Above Replacement,WAR)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勝場貢獻值」或稱「WAR值」(Wins Above Replacement, WAR),是棒球界用來了解一名球員「整體價值」的數據,所顯示的數值為,「理論上」一名球員能比一般替補級球員為其球隊多帶來多少勝場。WAR值的基本概念是,一名球員他的價值,比一般能替補該位置的球員高出多少。至於所謂的「替補級球員」,就是指球隊可以用最低成本、隨時取得的球員。WAR值最早由棒球界體制外的賽伯計量學社群所研發出來,但如今已是被大聯盟和運動數據公司Elias Sport Beareau認證的數據。

【大聯盟小百科】聯邦聯盟(Federal League)

圖片
「聯邦聯盟」(Federal League)是最後一個挑戰國家聯盟和美國聯盟地位的大聯盟組織,也是在1914到1915年期間的「第三個」大聯盟組織。很多人都說,聯邦聯盟對後世最長久的貢獻就是瑞格利球場(Wrigley Field)的誕生(剛建成時是聯邦聯盟芝加哥鯨魚隊的主場,最早被稱作威曼球場(Weeghman Park))。另外,因聯邦聯盟而起的2起法律訴訟,對美國的棒球歷史亦影響甚巨,一個是讓大聯盟老闆們認識到後來成為首任大聯盟主席的Kenesaw Mountain Landis,另一個是讓由美聯和國聯共同形成的「大聯盟」獲得法院認證,從此豁免於「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的規範。 聯邦聯盟最早在1913年成立,當時還只是一個6隊的小聯盟組織。1914年,聯邦聯盟擴編到8支隊伍,並且向國聯和美聯宣戰。聯邦聯盟運用高薪,吸引了許多國聯和美聯的明星選手到旗下打球。聯邦聯盟的鯨魚隊就簽下日後成為名人堂成員的Joe Tinker、聖路易梗犬隊得到明星投手Three Finger Brown、水牛城的隊伍則從白襪隊把一壘手Hal Chase挖角過去。 1914年賽季,聯邦聯盟吸引了不少的觀眾,而且最終的冠軍爭奪戰也頗受到關注,直到球季最後一天,印第安納胡熱爾人隊才從鯨魚隊手中搶走冠軍錦旗。胡熱爾人隊坐擁聯盟的打擊王兼盜壘王Benny Kauff,他那年打出.370的高打擊率,且盜了多達75個壘包;鯨魚隊則擁有聯盟全壘打王Dutch Zwilling(15支),以及勝投王Claude Hendrix(29勝)。 1915年1月,聯邦聯盟對試圖壟斷最高層級職業棒球的國聯和美聯提告,認為他們違反公平競爭。同時,他們持續對美聯和國聯的球星進行挖角。梗犬隊找來名投手Eddie Plank、烏龜隊得到另一名強投Chief Bender、明星一壘手Ed Konetchy加入匹茲堡叛軍隊、布魯克林菁英隊則是把紅雀隊的主力二壘手Lee Magee挖走。1914年的冠軍隊胡熱爾人隊,由於財務管理不當,把明星外野手Kauff賣給菁英隊,並且搬遷主場到紐澤西的紐華克。 1915年聯邦聯盟的戰情來到季末,堆高到3隊(鯨魚、梗犬、叛軍)競爭聯盟冠軍的高潮,直到球季最後一天的比賽賽前,3隊之間的勝差都不超過1場。最終,鯨魚隊以些微勝率和勝差擊退梗犬和叛軍,奪得聯盟冠軍。Kauff再次

【大聯盟小百科】滿貫一壘安打(Grand Slam Single)

圖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滿貫一壘安打」(Grand Slam Single)是用來描述1999年國聯冠軍系列賽(勇士作客大都會)第5戰最終結局的詞彙。 該比賽2比2的平手僵局延續到第15局,15局上,大都會投手Octavio Dotel被勇士的Keith Lockhart敲出一支三壘安打,讓勇士取得3比2的領先。 15局下,大都會面對勇士後援投手Kevin McGlinchy把壘包塞滿,打者Todd Pratt選到保送,擠回追平分,雙方3比3平手,局面仍維持滿壘。

【大聯盟小百科】扔椅子事件(Thrown Chair Game)

圖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2004年9月13日,德州遊騎兵作客奧克蘭運動家的比賽中,發生了一件棒球場上非常少見的球迷與球員衝突事件。 比賽後半段,人在牛棚區的遊騎兵後援投手Frank Francisco,與一位在看台上叫囂的球迷起了口角。吵著吵著,Francisco的怒氣值不斷升高,最後一氣之下把讓投手坐在牛棚區的板凳直接扔進觀眾席,砸中該叫囂球迷的妻子,造成她鼻骨骨折。 賽後,Francisco被警方逮補,並且以「輕罪攻擊」的罪名起訴他。後來,Francisco被法院判處3年緩刑,以及500小時的社區服務,作為處罰。 雖然與Francisco起衝突的球迷對遊騎兵球團提告,展開法律訴訟戰,但最終雙方在2007年達成庭外和解,和解條件則沒有對外公開。當時雙方對於法律纏訟終於劃下句點,都感到十分滿意。 遊騎兵球團在衝突發生過後,到與當事人達成和解的這段期間,對外強調他們對這起事件的發生感到非常遺憾,也對受傷的球迷表達歉意。 後來這起事件就被稱作「扔椅子事件」(Thrown Chair Game),成為大聯盟史上經典的球員與球迷起直接衝突的案例。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史上第一位名人堂捕手:Buck Ewing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大聯盟史上第一位入選棒球名人堂的捕手,是19世紀古早紐約巨人隊的Buck Ewing。如果從現代標準來看,Ewing的入選會讓人感到奇怪,畢竟他從未在常態性擔任捕手的賽季裡,得超過100分,或打進超過100分打點,此外,他也從未單季蹲捕超過100場比賽。事實上他整個大聯盟生涯,只接捕了636場比賽,歷史上有超過250名捕手接捕的場次比他多。Ewing生涯的打擊率.303固然不錯,但在他所屬的年代,亦只能排在第11名。 然而,當棒球名人堂舉辦第一次19世紀球員的票選時,Ewing跟超級巨星Cap Anson的得票卻是並駕齊驅。更深入探究歷史,你會發現在Ewing退休的數十年間,他一直被球界視為19世紀最佳的捕手,有些人甚至認為他是「史上」最強的捕手。 1931年冬天,名人堂總教練Connie Mack就曾把Ewing列為他心目中「史上最佳球隊」的捕手,而且Mack對於這個選擇很有信心,因為他自己球員時期也是捕手,而且也曾跟Ewing對戰過10個球季。 在Ewing的18年大聯盟生涯中,他有6次在打擊率排行榜名列前10名,但他最為人所知的特點其實是長打能力,生涯有9年的長打率能排進前10名。在捕手還沒有配戴護脛、經常被擦棒球打得渾身是傷的年代裡(Ewing甚至可能大部分時間也都沒有配戴捕手的胸前護具),如此出色的打擊成績實屬難得。Ewing毫無懸念是同期所有捕手中長打能力最佳者,常常繳出比一般先發捕手好上非常多的打擊率和長打率。 Ewing看似很少的生涯蹲捕場次,其實在那個年代不是什麼奇特的事情,因為當時接捕工作對身體的損耗實在太大,大部分的先發捕手都沒辦法天天蹲捕,有大約百分之40的場次會去守其他位置。當Ewing在1889年蹲97場比賽時,那其實已經是當時單季史上第二多的蹲捕場數。到他30歲的球季結束,Ewing已接了當時史上第五多的捕手場次,而且距離最多紀錄也只差185場。但隔年(1891年),他在一場表演賽中卻發生了意外。那天非常冷,比賽中甚至有降雪的情形,Ewing試圖傳二壘阻殺跑者時,弄傷了肩膀。那一季後來他都沒辦法好好傳球,而且自那之後,他只再多蹲了37場比賽,其他時間都以不同的守備位置上場。 Ewing生涯在各守位的出賽場次 捕手 636 一壘 253 右外野 193 三壘 127 二壘 51 游擊 34

【大聯盟小百科】殺手打線(Murderers' Row)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殺手打線」(Murderers' Row)是紐約洋基隊在1927年的打線前段棒次暱稱。當時他們前段棒次的成員包含Earle Combs、Tony Lazzeri、Lou Gehrig、Babe Ruth、Bob Meusel等如日中天的超級球星,個個都打出令人咋舌的打擊成績,因而得到「殺手打線」的稱呼。以下是這5名球員在1927年的打擊數據(數據皆參考自「Baseball Reference」網站): 名稱 出賽數 打席 安打  全壘打 打點 打擊率 上壘率 長打率 WAR值 Combs 152 726 231 6 64 .356 .414 .511 7.0 Ruth 151 691 192 60 165 .356 .486 .772 12.5 Gehrig 155 717 218 47 173 .373 .474 .765 11.8 Meusel 135 584 174 8 103 .337 .393 .510 4.1 Lazzeri 153 660 176 18 102 .309 .383 .482 6.3 在這群打者中,打擊率最低者是Meusel,也有.309的高水準,而且除了開路先鋒Combs沒有累積超過100分打點外,其他四人都至少打回100分以上。洋基在1920年代成為一支一等一的超級強隊,且1927年的洋基經常被後世視為棒球史上的最佳隊伍,而「殺手打線」這個稱呼除了指1927年的明星打擊群,有時也會拿來稱1920年代其他傑出的洋基打線。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死球年代(Deadball Era)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死球年代」(Deadball Era)是指美國職棒20世紀初期的樣態,當時聯盟的平均得分很低,而且十分強調投球和防守。雖然死球年代沒有明確的年份界線,但一般都認為是介在1901年美國聯盟成立之後,到1920年大聯盟禁止口水球的這段區間。 死球年代的出現,形同為棒球在19世紀末期快速的演進和變動畫下句點。死球年代期間,大聯盟的架構和規則都趨於穩定,也為美國職棒接下來百餘年的發展奠定基礎。 死球年代的每隊場均得分十分低迷,經常不到4分,對比大聯盟近2年(2019和2020年)的每隊場均得分都在4.7分之上,落差十分巨大。雖然大聯盟曾在1911年試圖透過換球刺激得分,但效果僅限於2到3個球季,之後很快又回歸進攻猶如「一灘死水」的狀態。 關於死球年代進攻數據大幅下降的成因,眾說紛紜,沒有明確的唯一解,而是由許多因素加總之下的結果。1894(大聯盟歷史上每隊場均得分最高的一年,達到7.38分)到1908年(大聯盟史上每隊場均得分最低的一年,僅3.38分)之間,美國職棒的規則更動無疑是造就死球年代的幕後推手之一;此外,當時那年代流行的球風與打法,也是另一個因素。 死球年代幾個最常被提起的成因有以下幾個: 「界外球為好球」的新規則:國聯在1901年以前,還有美聯在1903年以前,球員打出界外球都不會被記好球,只有短打成界外球才會被記好球。當規則更改、所有界外球都被記為好球時,打者的優勢自然會大大減少。 口水球:口水球在20世紀初期成為投手主宰賽場的重要武器,一旦投手把口水球的技藝精通起來,那打者就很難在投打對決中勝出。1920年大聯盟禁止口水球之後,球界使用口水球的人明顯減少,也提高了打者的優勢。 把球弄髒弄粗糙:除了口水球,那個年代的投手會想盡各種辦法,使球體表面污損,增加球投出之後的變化,讓打者更難把球打紮實;此外,重複使用次數太多且過度遭到破壞的用球,彈性會明顯減少,飛行時受到的阻力也會增加,因此很難被打遠。雖然那個年代的規則書,就已明定投手不得刻意破壞球體表面或在球場塗抹東西,但裁判鮮少實際施行該規則,造成投手把球弄髒弄粗糙的行為相當猖獗。1920年代,大聯盟修改規定,要求提高更換新球的頻率,才減少這種情況對球賽造成的影響。 小球戰術 :由於記好球的方式出現改變,20世紀初期的大聯盟球隊開始強調採用小球戰術,而由於小球戰術

【大聯盟小百科】小球戰術(Small Ball)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小球戰術」(Small Ball)的原文就是Small Ball,非常易於理解,指的就是那些不靠長打、全壘打,而是仰賴運用戰術、短打、盜壘、內野安打、一壘安打不斷推進跑者,進而得分的棒球策略。 可以被歸類在小球戰術裡的棒球技藝,包含犧牲觸擊、打帶跑戰術、盜壘、嘗試擊出右半邊滾地球或高飛球推進跑者等等。 在非常難擊出長打和全壘打的「死球年代」(Dead Ball Era,1920年以前),小球戰術非常風行,是各隊得分的主要模式。倘若棒球隊的主場對投手特別有利,那該隊也會比較傾向於使用小球戰術。 不過當代的大聯盟棒球(近30年來)中,進階棒球數據的崛起,使棒球界人士意識到長打和全壘打才是得分最有效率的模式,加上球場規格不像早年那麼多變、用球品質也比死球年代大幅提升,所以長打和全壘打日漸成為棒球比賽的得分主流,小球戰術日漸式微。 舉例來說,近年來犧牲短打幾乎變成是只有國聯投手打擊時才比較容易看見的小球戰術,未來若國聯也確定永久改成採用指定打擊制,那犧牲短打出現的頻率恐怕只會愈來愈少。 有趣的是,雖然2020年賽季大聯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先暫時實施國聯指定打擊(避免投手不必要的負擔),消除了國聯投手採取短打的可能,但大聯盟也為了因應疫情採用突破僵局制(賽程已經十分緊繃,為避免比賽打過長而採此政策),由於在突破僵局制的情境下犧牲觸擊變得比較容易出現,因此今年能在往年不曾出現的突破僵局制中,看到不少犧牲觸擊戰術的執行。 即便如此,到目前為止,本季大聯盟的場均犧牲短打次數仍創下歷史新低(平均每隊每場0.06次)。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冬季會議(Winter Meetings)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冬季會議」(Winter Meetings)是美國職棒界一年一度的重大盛事,通常在每年12月的第一週舉辦,而舉辦地點一般會設在氣候較為溫暖的地區,舉例來說,去年和前年的冬季會議分別在聖地牙哥和內華達州的天堂市。現制的冬季會議為期4天。 冬季會議並非所有人坐在一間會議室裡開4天的會,而是比較近乎「論壇」、「社交場合」的概念。來自大聯盟球隊和小聯盟球隊的代表、球員經紀人、球探、教練、棒球界人士、棒球記者媒體,都會在冬季會議期間齊聚一堂。 通常在會議期間,會有多筆交易和自由球員簽約的談成、宣布,許多小聯盟球員也會在此尋求工作機會,想在棒球界謀求一職的求職者亦會在此場合拓展人脈、找尋職缺契機,因此冬季會議可說是一個美國職棒大拜拜的場合。 除此之外,冬季會議也包含一場棒球產業會展,來自棒球產業各個面向的廠家、業者,都會申請攤位,展示自家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希望能吸引到各職業球團、教練、球員、棒球從業人員球迷的興趣。冬季會議的最後一天,則是舉行規則五選秀的日子。 想了解更多冬季會議的細節,可以參考 Podcast 節目《Hito 大聯盟》第 43 集〈冬季會議大解密〉 ,裡面邀請到曾親身參與大聯盟冬季會議的中信球團員工劉育林先生,分享他在冬季會議的所見所聞。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奇蹟勇士(Miracle Braves)

圖片
(圖片取自網路) 「奇蹟勇士」(Miracle Braves)指的是1914年的波士頓勇士隊(亞特蘭大勇士隊前身)。1909到1912年,勇士連4年在國聯墊底,到1913年好一些,爬升到第5名(當時國聯只有8支球隊),但仍然距離世界大賽相當遙遠。任誰也沒料到,這支長期墊底、與聯盟前段班完全無法連結在一起的球隊,卻在1914年一舉奪得世界大賽冠軍,更是史上首支在世界大賽橫掃對手(費城運動家)的隊伍,震驚棒壇,因而獲得「奇蹟勇士」的稱號。 1914年奇蹟勇士最不可思議之處,除了在於他們最終以橫掃姿態奪冠,還有在球季過程中的逆勢崛起。當年勇士隊遲至7月中都還在聯盟墊底,沒想到卻在那之後一路狂勝,球季最後3個月(8、9、10月)他們繳出50勝14敗的瘋狂戰績,最終抱走國聯冠軍。 當年勇士擁有很好的投手陣容與守備球員,他們表現出色的二游組合Johnny Evers和Rabbit Maranville後來都入選了名人堂。即便如此,勇士當時的外野陣容其實蠻差的,而總教練George Stallings為了極大化旗下外野野手的價值,採取了在那個年代仍算非常新穎的調度策略:盡量讓左打對右投、右打對左投(platooning)。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使用「platooning」策略奏效,並率領「奇蹟勇士」奪冠的總教練George Stallings。 雖然當時的記者都還不太能理解為什麼Stallings會這麼做,但其他總教練都知道Stallings調度背後的原因(不同慣用手的投打對決,對打者有先天上的對決優勢)。Stallings在操作「左打對右投、右打隊左投」計策的成功,使得該策略在大聯盟球界變得十分流行。 值得注意的是,奇蹟勇士的成功,亦在當年引發了媒體以美國原住民為意象描述與報導的熱潮(勇士隊的命名即是以美國印地安人為靈感來源),深化了美國大眾對美國原住民「驍勇善戰」的刻板印象,也提高了民眾對美國原住民的興趣,而後來的史學家研究,這股熱潮是1915年克里夫蘭球隊改名為印地安人隊的原因之一。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佩斯基標竿(Pesky's Pole)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佩斯基標竿」(Pesky’s Pole)指的是波士頓紅襪主場芬威球場的右外野界外標竿,其命名起源來自紅襪1940年代的知名內野手Johnny Pesky。 身材矮小(175公分、76公斤)的Pesky終其球涯都不以長打見長,生涯10個賽季只打出17支全壘打,平均1年打不到2轟。有一次,Pesky敲出一支正好打中芬威球場右外野界外標竿的全壘打,投手隊友Mel Parnell眼見此狀況覺得有趣,便把該標竿命名為佩斯基標竿。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Pesky非常受到紅襪球迷喜愛,退休後仍常常受邀出席球隊的慶祝活動,或到隊上與年輕後輩交流。圖為2008年他(左)與知名二壘手Dustin Pedroia(右)的互動。Pesky在2012年逝世,享壽93歲。 佩斯基標竿距離本壘板僅302英尺,是大聯盟目前距離本壘板距離最近的標竿,換言之,現在大聯盟球員所能擊出的最短距離全壘打,就是打中佩斯基標竿的302英尺。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JAWS名人堂評分系統(Jaffe WAR Score System, JAWS)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JAWS名人堂評分系統」(Jaffe WAR Score System, JAWS)是棒球名人堂專家賈菲(Jay Jaffe)於2004年開發出的數據系統,用來客觀衡量一名球員的價值是否達到同守位名人堂球員的水準。 JAWS的算法很簡單:先找出某球員生涯最巔峰七季的綜合貢獻指數WAR值加總(Wins Above Replacement,以進階數據為基底,試圖計算球員場上貢獻價值的數據,代表比替補級球員多幫球隊拿下幾勝),以及他的生涯WAR值總和,並將這兩個數字做平均,就可得出該球員的JAWS。

【大聯盟小百科】救火隊(Fireman)

圖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棒球世界裡,「救火隊」(Fireman)指的是球隊裡最頂尖的後援投手。這個詞最早是在20世紀中期出現,通常指那些能在危急時刻上場壓制對手的攻勢(迅速撲滅已經燃起的火勢),並且封鎖敵人、完成所剩局數的後援投手。 1990年代以前,「九局終結者」的概念尚未出現時,球隊最強的後援投手通常會在比賽中後段、球隊面臨重大失分危機時上場,並且收拾掉後面的局數,因此通常不只投一局,而且剛上場時都得承擔不小的壓力,例如第六局無人出局滿壘、第七局一出局二三壘有人之類的局面。這些投手被要求要解除守方球隊壓力,就如同救火隊、消防隊出任務化解危機一般,故有「救火隊」之名。名人堂後援投手Rollie Fingers、Rich Gossage都曾是著名的救火隊投手。 但1990年代之後,由名人堂總教練Tony La Russa和頂級後援投手Dennis Eckersley帶起的「九局終結者」風潮,以及「救援成功」(Save)數據對於選手和薪資仲裁的重要性提升,改變了棒球界使用牛棚最佳後援投手的方式。近30年間,球隊裡最強的後援投手大部分都只會被用在比分接近的第九局,並且只需負擔一局的投球。這一類投手被賦予新名稱「終結者」(Closer),概念與早期的「救火隊」不太一樣。 2016和2017年,印地安人隊牛棚最強後援投手Andrew Miller,不一定在第九局上場,只要有危機時就上場壓制對手、撲滅攻勢。Miller不在乎救援成功數,而球隊調兵遣將思維也不受既定成規束縛,因此印地安人使用Miller的方式就猶如早期後援投手獲得「救火隊」名號時的方式。近年來,不少強力後援投手如Josh Hader、Zack Britton、Chad Green等人,也都陸陸續續承擔過球隊的救火隊角色。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布朗克斯轟炸機(Bronx Bombers)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布朗克斯轟炸機」(Bronx Bombers)是紐約洋基隊(打線)的暱稱。這個暱稱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20年代,當時洋基的打線充滿了全壘打好手如Babe Ruth和Lou Gehrig,加上洋基球場的所在地位於紐約市的布朗克斯區(Bronx section),因而獲得布朗克斯轟炸機的稱號。 這個暱稱受到球迷和媒體的喜愛,因此從誕生之後就一直被廣泛使用,直到快要過了將近百年的今天。 有趣的是,由於近年來洋基靠著自家農場的養成和交易,獲得許多年輕的重砲手如Aaron Judge、Gary Sanchez、Miguel Andujar、Gleyber Torres等人,因此也有媒體將這一批新世代的洋基長打好手稱為「寶貝轟炸機」(Baby Bombers),來凸顯他們的年輕和新世代出頭的感覺。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大紅機器(Big Red Machine)

圖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大紅機器」(Big Red Machine)指的是主宰1970年代大聯盟棒壇、實力堅強的辛辛那提紅人隊。從1970到1979年間,大多數時候由名人堂教頭Sparky Anderson領軍的紅人,那下6座分區冠軍,並且在1975和1976年連莊世界大賽冠軍。那段時間,紅人只有兩度在分區以第二名作收。時任紅人總管的Bob Howsam,就被稱作「大紅機器的打造者」(the Architect of the Big Red Machine)。 大紅機器的巔峰發生在1975年,靠著正值當打之年的Johnny Bench、Pete Rose、Joe Morgan、Tony Perez、George Foster、Dave Concepcion、Cesar Geronimo、Dan Driessen、Ken Griffey Sr.等傑出球員,他們在例行賽拿了108勝,並且在世界大賽以4勝3敗擊敗紅襪奪冠。 儘管當年紅人的先發投手群稱不上出色,但他們的牛棚戰力可說是相當堅強,有Clay Carroll、Pedro Borbon、Rawly Eastwick、Will McEnaney、Wayne Granger等好手。由於後援戰力優於先發戰力,因此總教練Anderson常常在先發投手投完第6或第7局之後,就把他們換下,讓牛棚接手。這樣的調度在當今棒壇一點都不稀奇,但在先發投手負擔局數遠遠較多的當年,可說是非常不尋常的投手運用方式。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K世代(Generation K)

圖片
(照片取自 網路 ) 「K世代」(Generation K)是由3名90年代中期備受矚目的大都會投手新秀所組成,他們分別是又投手Jason Isringhausen、Paul Wilson,以及左投手Bill Pulsipher。當時3名投手都獲得非常高的新秀評價與重視,但都沒有在大都會獲得成功。 Isringhausen雖然在1995年的菜鳥年投得還不差,14場先發繳出9勝2敗、防禦率僅2.81的成績,但接下來2年馬上陷入撞牆期,而且在1998年因傷缺席整季,最後於1999年被交易至運動家;Wilson從1996年之後就受到傷勢困擾,並且再也沒有為大都會出賽,直到2000年才被交易到魔鬼魚隊;至於Pulsipher也沒好到哪去,生涯因為手臂傷勢和心理疾病(焦慮症)而衰退,1995年之後就沒有再為大都會贏過一場球,並在1998年被交易到釀酒人。

【大聯盟小百科】南方殺手(South Side Hitmen)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南方殺手」(South Side Hitmen)是1977年芝加哥白襪隊的暱稱。「南方」是相對於主場位在芝加哥北邊的另一支大聯盟球隊小熊。 1976年,白襪在美聯西區墊底,球季結束後,老闆Bill Veeck決定大刀闊斧改善球隊陣容。首先,他簽下前幾年因傷所苦的自由球員三壘手Eric Soderholm,接著用Rich Gossage和Terry Forster等投手,從海盜交易強打外野手Richie Zisk。最後,在1977年球季開打前幾天,Veeck再用游擊手Bucky Dent,跟洋基交易來指定打擊Oscar Gamble和投手La Marr Hoyt。此外,白襪也在那年迎來新總教練:剛入選名人堂不久的Bob Lemon。 Veeck在休賽季延攬來的打者們,都在1977年賽季為球隊提供很大的刺激和進攻火力。7月31號,「南方殺手」們居美聯西區第一,領先第二名球隊的勝差達6場半。可惜的是,南方殺手雖然火力出色,但缺乏好的投手群,因此到8月20日時,他們已經丟失分區的領先地位。 總結整個賽季,1977年的白襪隊合計揮出192支全壘打,比前一年多出73支,而且打線裡有9名球員全壘打數都上雙,最多的是Gamble,他打出31支。另外2名新加盟球員,Zisk和Soderhom,則分別擊出30和25支。白襪那年的戰績是90勝72敗(勝率.556),儘管未能挺進季後賽,但他們足足比前一年多拿了26勝。 那年球季結束後,Zisk和Gamble成為自由球員離隊,南方殺手解體,白襪在1978年的全壘打數又嚴重下滑,整季只打出106支。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