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小百科】黑人聯盟的創舉(Innovations of the Negro League)
在1920、1930、1940年代期間,黑人聯盟的人氣不亞於大聯盟,提供棒球迷另一種風格的賽事選項。事隔多年,黑人聯盟的影響和創新,仍可見於現在的大聯盟棒球。
讓我們先把時光倒轉回黑人聯盟存在的年代裡,若你是看過黑人聯盟跟大聯盟賽事的球迷,肯定會發現兩個聯盟的賽事樣態、球場聲音、比賽氛圍,都不太一樣。此外,黑人聯盟也為職業棒球帶來許多相當重要的創新,從場上的球具、比賽方式,到球員與球隊管理部門的關係,都能看得到。
今年是黑人聯盟創建的一百週年,現在就讓我們趁著這個機會,一起來看看黑人聯盟締造了哪些創舉,讓大聯盟在後來也跟著仿效、學習。
夜間賽事
大聯盟出現首場夜間比賽的5年前,黑人聯盟就已經開始嘗試夜間棒球的可行性了。1929年起的美國經濟大蕭條,重創棒球產業,許多非大聯盟的球隊被迫解散,黑人聯盟受創尤其嚴重,就連1920年成立的黑人聯盟之一——黑人國家聯盟(Negro National League)——也面臨終結的命運。
知名黑人球隊——堪薩斯市君王隊(Kansas City Monarchs)——的老闆J.L. Wilkinson,在1929年為了球隊的存續放手一搏,把能抵押貸款的資產全部拿去抵押,付錢請一家公司幫他打造一組由發電機供電、約15公尺高的移動式燈柱。1930年4月28日,在移動式燈柱的協助下,君王隊進行了他們的首場夜間賽事,而那些燈柱也讓君王隊能夠四處進行「白天加晚上」「的雙重賽,增加收入。
「老實講,Wilkinson當年會舉辦夜間比賽,不是為了創新。」黑人聯盟棒球紀念館的總裁Bob Kendrick表示:「他那麼做,是為了讓球隊活下去。他當時一直在想怎麼讓勞工階級的球迷也能進場看球,而夜間賽事就是最好的辦法。」
起初,Wilkinson還需要申請5萬美元的貸款,才能買下那些燈柱,不過夜間棒球執行起來非常成功,讓他在短短一年間,就把那筆投資給賺了回來。當時君王隊夜間比賽的熱門程度,甚至超過他們在星期天白天舉行的賽事;這可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因為地方黑人教堂在星期天,都會為了迎合黑人聯盟的午後賽事,更改他們做禮拜的時間,足見黑人聯盟賽事的人氣之高,而晚間比賽的受歡迎程度又更勝那一籌,實在厲害。君王隊有時也會把照明器材租借給其他黑人球隊,使黑人聯盟能舉辦更多夜間賽事。
1930年,小聯盟也開始出現夜間比賽,但大聯盟一直要等到1935年5月24日、於克勞斯利球場(Crosley Field)舉行的費城人紅人之戰,才首度舉行夜間賽事。
高球員流動性
大聯盟棒球惡名昭彰的「保留條款」(reserve clause),使球員整個生涯都受到母球隊的控制,直到1970年代中期自由球員制度的出現,大聯盟球員才脫離保留條款的束縛。然而,黑人聯盟的球員合約當中,並沒有保留條款,條文相對鬆散,因此創造了球員在球隊之間的超高流動性,而這種流動性是同期大聯盟球隊和球員,完全無法想像的。
非常大咖的黑人聯盟球星,經常會換隊,以頂尖身手吸引願意出更高價的買家網羅。他們不僅會在黑人聯盟內的球隊流動,有時也會加入墨西哥聯盟或位在多明尼加的聯盟。棒球名人堂球星Satchel Paige就很會利用合約相對鬆散的特性,常常轉隊到待遇更好、觀眾更多的隊伍投球。Paige曾宣稱,他的棒球生涯經歷過約250支不同的球隊,並且投出過大概250場的完投完封。
積極的跑壘作風
黑人聯盟並沒有首創積極的跑壘作風;在他們之前,像是1890年代以Wilbert Robinson為首的巴爾的摩金鶯隊(大量採用跑打戰術、偷點觸擊、砍擊打法),就已經有球隊開創靠積極跑壘搶分的球風。
不過當大聯盟在1920年代,因為Babe Ruth引發的全壘打浪潮,而開始走向長打型棒球時,黑人聯盟成為小球戰術、創意戰法、積極跑壘等技術的盛行地。當時,大部分黑人聯盟的球隊都喜歡用小球打法和速度戰來爭取更多分數。
Cool Papa Bell據說是那個年代速度最快的黑人球星,刮起一陣黑色旋風,但他不是唯一速度飛快的黑人聯盟球員。人生晚年受到美國職棒界敬重、愛戴的黑人聯盟傳奇Buck O’Neil常說,觀賞黑人聯盟賽事的球迷,在比賽中通常沒什麼時間去飲食販賣部買東西,因為一旦起身去買,往往就會錯過非常精采的場上事件或跑壘動作。
Kendrick受訪時也說:「當時黑人聯盟也有能把球轟出球場外的重砲手,但更多的是能夠單季累積40到50盜的快腿。」
黑人聯盟的跑者通常都閒不下來,有機會就會多進佔壘包,不管是透過隊友的觸擊、隊友的安打、還是自己的盜壘(甚至包括盜本壘),只要能夠攻下下一個壘包,就是好方法。有些大聯盟球隊,如1930年代的聖路易紅雀隊,甚至會仿效當時黑人聯盟的球風,運用積極的跑壘來創造不同於聯盟裡其他隊伍的差異性。
當Jackie Robinson成為20世紀首名加入大聯盟的黑人球員時,他也把大膽的黑人聯盟球風帶進大聯盟,讓大聯盟投手見識到速度和壘包心理戰的破壞力。Robinson剛來到大聯盟的頭幾季,經常會在壘包上表現得非常積極,擾亂對方投手的心智,同時不吝於大膽盜壘,給許多大聯盟投手帶來非常大的麻煩。
打擊頭盔
很多棒球歷史學家都認為,黑人聯盟球星Willie Wells是美國職業棒球史上(不論黑白),第一位戴著頭部護具上場打擊的選手。
Wells是黑人聯盟紐華克老鷹隊(Newark Eagle)的球星,常常遭受對方投手觸身球的伺候。1936年,來自華盛頓菁英巨人隊(Washington Elite Giants)的口水球投手Bill Byrd,對Wills投出一顆頭部觸身球,砸中Wells的太陽穴,讓他當場失去意識,所幸後來並無大礙。下一場比賽,Wells不顧醫生反對,繼續比賽,只是這次他上場打擊時,頭上戴著改良過的硬式球帽,這應該就是職棒球員打擊時戴著頭部護具的最早案例。
Wells的生涯並沒有受到那次頭部觸身球的影響,而頭部護具也沒有讓他感到不習慣,因為他直到1940年代初期,都是非常穩定的3成打擊率打者。
大聯盟直到1941年,才首見打者佩戴頭部護具上場打擊:當時布魯克林道奇隊總管Larry MacPhail要求全隊打者上場打擊時,都必須戴著裝有保護片的改良球帽。
捕手的護脛
大部分研究都指出,名人堂捕手Roger Bresnahan(大聯盟)是最早使捕手護脛普及化的球員,從1907年就已經開始,但他並不是第一個在有組織的棒球賽戴護脛的捕手。
事實上,史上第一個職業黑人棒球員John “Bud” Fowler,才是開創戴護脛的捕手(低層級的職棒賽事),只是當時他開始戴護脛的目的,跟現在捕手戴護脛是為了避免擦棒球打傷,有很大的不同。當時Fowler開始在小腿前側佩戴木片的理由是,把脛骨處擋住,以減輕對方跑者滑壘時惡意用釘鞋鏟腳所造成的傷害。
1902年,另一名黑人捕手Chappie Johnson開始在低層級職棒賽事中穿戴護脛,比1905年曾短暫在大聯盟戴過護脛的捕手J.J. Clarke還要早。大約10年之後,知名黑人聯盟球星Pop Lloyd(中線野手),在一場跟大聯盟底特律老虎隊競爭的表演賽中,戴上鐵製的護脛,並把襪子穿在外面,以防以釘鞋鏟腳而出名的名人堂球星Ty Cobb,在盜二壘時弄傷他。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FOX體育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