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0的文章

【大聯盟小百科】獨力三殺守備(Unassisted Triple Play)

圖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獨力三殺守備」(Unassisted Triple Play)是棒球史上最為罕見的場上事件之一,即守備員在沒有做出任何傳球的情況下,一個人獨力策動並完成一個三殺守備。任何形式的三殺守備本來就已經非常難發生,大聯盟150年來只出現過722次,而獨力三殺守備則更為稀有,只被完成過15次,甚至少於代表投手極致發揮的完全比賽(23次)。

【大聯盟小百科】天堂球場(Elysian Fields)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天堂球場」(Elysian Fields)是一個位於紐澤西州霍博肯市(Hoboken)的地點,為史上最早舉辦棒球比賽的地方。1840年代,紐約市已經被建立開發,但隔壁的紐澤西仍有一些開放的無人空間,所以一些會打棒球的人就到那裡打球。 棒球擴展到其他地區後,仍有業餘球員在天堂球場那邊打棒球賽。美國非常早期的棒球明星、名人堂成員George Wright,就曾說過,他這輩子第一次看到棒球比賽,就是1857年於天堂球場所看到的。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美國棒球作家協會(Baseball Writ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BBWAA)

圖片
  (圖片取自 BBWAA官網 ) 「美國棒球作家協會」(Baseball Writ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BBWAA)於1908年成立,創始會員為一批棒球記者和作家,初衷是為了聯合起來對抗大聯盟老闆的不合理對待。該協會致力於維護棒球記者和作家的工作權益和採訪權限,要求球團設置媒體工作包廂並給予進入休息室採訪球員的資格,以及評選美國職棒年度各大獎項。 美國棒球作家協會的成員,達到一定資格條件後,就能夠票選兩聯盟的年度最有價值球員、賽揚獎、新人王、最佳總教練等獎項。在該協會待滿10年的成員,則具備票選棒球名人堂成員的資格。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棒球名人堂成員,絕大多數都是由美國棒球作家協會成員所票選出來的。 美國棒球作家協會原本的入會條件是,必須在實體報業擔任隨隊記者、棒球作家、棒球內容編輯等職務。如果已經成為會員的作家離開報業進入網路媒體或雜誌業,他仍能保留美國棒球作家協會的成員資格。近年來,為了反映媒體產業數位化、網路化的變遷,美國棒球作家協會也開始接受只有服務過電子媒體、網路媒體的棒球作家。 美國棒球作家協會亦會舉辦投票,決定年度J.G. Taylor Spink獎的得主。J.G. Taylor Spink獎是一個由棒球名人堂頒發、旨在表揚傑出棒球作家的獎項。雖然大多數得主都是美國棒球作家協會的成員,但獲獎者不一定要是美國棒球作家協會的會員。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夾心棒(Corked Bat)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夾心棒」(corked bat)是經過改造的球棒,作法為把球棒內部中心挖空,並以較輕的軟木或橡膠取代原本的木棒材質。夾心棒是不符合規定的球具,因為合規的球棒必須是由一整塊木頭裁切製成。 一般人會認為軟木塞在球棒裡可以增加球棒的彈性,所以夾心棒打中球時能創造類似彈簧床的效應,提高球的飛行距離,但此論點已被物理科學研究推翻,科學家證實夾心棒無法創造這種效果。 若硬要說夾心棒真能幫助打者什麼,那就是軟木成分可減輕球棒的重量,使打者能有更好的球棒控制力、增進揮棒速度;但球棒重量變輕,也不利於增加球棒推送球出去的力量,所以會抵消揮棒速度增加所帶來的好處。此外,在球棒內做夾心設計,會大幅削弱球棒的組織結構強度,故夾心棒比一般球棒更容易斷裂、造成危險。2007年甚至還有科學研究進一步指出,夾心棒的力量傳導表現比一般球棒還要差,對想追求更好打擊表現的打者來說,可能還會創造反效果。 大聯盟史上最有名的 夾心棒事件 之一,主角是600轟級巨砲Sammy Sosa。但Sosa並不是大聯盟史上首位被抓包在比賽中使用夾心棒的球員。 在他之前,大聯盟有抓過五名球員違規使用夾心棒,他們分別是:1974年洋基隊的Graig Nettles、1987年太空人隊的Billy Hatcher、1994年印地安人隊的Albert Belle、1996年紅人隊的Chris Sabo、1997年道奇隊的Wilton Guerrero(名人堂球星Vladimir Guerrero的胞兄)。除了這些罪證確鑿的違規者,還有一些沒有被抓包但有被傳聞使用夾心棒的打者(Norm Cash甚至在退休後宣稱,其實他大半生涯都使用夾心棒,只是從來沒被抓到過),因此Sosa絕對不是夾心棒的始作俑者;然而,他卻是大聯盟至今最後一個被官方抓包使用夾心棒的人,所以在球迷心中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淺嚐一杯咖啡(a cup of coffee)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淺嚐一杯咖啡」(a cup of coffee)在大聯盟世界裡,指的是在大聯盟待非常短的一段時間。之所以會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這種短暫上大聯盟的時間,短到就像只夠球員喝一杯咖啡,然後就再被送回小聯盟。 獲得「淺嚐一杯咖啡」機會的球員,通常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在小聯盟默默無名、努力耕耘,被叫上大聯盟測試一下看身手如何。 大聯盟有球員受傷,沒有替補球員能遞補上他的位置,因此叫上該小聯盟球員,讓他擔任臨時替補。 在大物新秀站穩大聯盟前,先給他暖身、適應大聯盟層級的機會。 在現代的球員養成農場系統出現以前,大聯盟就已經有這樣的說法,所以「淺嚐一杯咖啡」在美國棒球界已通用多年。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少棒全壘打(Little League Homer)

圖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少棒全壘打」(Little League Homer)指的是,擊球跑壘員因為守方一連串的守備失誤而直接從打擊區繞3個壘包回到本壘的擊球事件。這個詞通常是用來描述那些原本看似無害、最後卻演變為守備方災難、導致擊球跑壘員直接回本壘得分的高飛球、滾地球。 這個詞的起源來自少棒比賽。由於少棒比賽的小球員揮棒力量通常不強,往往打出「全壘打」(不是真的全壘打,而是擊球跑壘員在一打席內一口氣繞過3個壘包回本壘)的唯一方式,就是藉由守備方一連串的失誤,比如說滾地球穿過外野手的雙腳下方(火車過山洞)、連續傳球暴傳等等狀況。由於大聯盟球員被預期要展現非常高的職業水準,不應該在非常平凡的擊球事件上發生多次失誤,所以才會用「少棒全壘打」來戲稱這樣的狀況。 少棒全壘打在大聯盟賽場並不多見,但很偶爾還是會發生。這些畫面對於體育賽事滑稽鏡頭的愛好者而言,可說是如數家珍。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衝撞野手的起源(The Origin of Running into Fielders)

圖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1878年,一條新規則被寫入棒球規則書中,明定野手在執行觸殺時,必須把球掌握在手中,如果在觸殺過程中,球離開了野手的掌握,那觸殺就不成立。19世紀知名的棒球作家Henry Chadwick就曾對這新規則表示擔心,他認為這會提供跑者衝撞野手的誘因,使跑者為了避免被觸殺出局,而想盡辦法把野手手中的球撞掉。 規則啟用後的第一年,Chadwick就確定自己一開始的直覺沒錯,說道:「這個殘暴的規則鼓勵跑者在每次有被觸殺的可能時,都盡力去跟野手發生衝撞,以提高不被觸殺的可能。」Chadwick當時預測,這規則會在1879年球季結束後就被取消,但他沒有預測成功,這規則不僅被留存下來,而且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今天。

【大聯盟小百科】史上第一個後援投手(The First Relief Pitcher)

圖片
根據大聯盟史學家兼棒球進階數據鼻祖Bill James的研究,從1908投到1918年、主要效力於紐約巨人隊的Doc Crandall,是大聯盟最早主要以後援投手身份出賽的球員之一。身為軟球派的他,曾跟著巨人隊3度打進世界大賽,除了是後援投手,也會擔任先發,此外,他在打擊上的表現亦不錯。他擔任後援投手時,主要是承擔中繼的任務。 另一個在大聯盟早期主要以後援投手身份出場的投手,是Firpo Marberry。James宣稱,從 1924到1934年,Marberry的價值在棒球界所有投手中能排在第2,僅次於名人堂投手Lefty Grove。Marberry生涯從未效力於洋基或運動家等當時的強權,卻仍能繳出.623的超高勝率(148勝88敗),實在不簡單。 生涯巔峰期從1934年延展到1943年的洋基投手Johnny Murphy,是史上第一個專職後援角色(先發場數只佔生涯出賽數的9.6%)、且不是只吃垃圾局數的後援投手。另一名洋基球員Joe Page(1944到1950年效力於洋基),則是史上第一個一年會被用50到60次、而且會在關鍵時刻登板滅火的後援投手。Page和布魯克林道奇的速球派後援投手Hugh Casey,都是各自陣中的重要成員,為球隊帶來重要貢獻。 1950年代起,大聯盟其他球隊看見洋基和道奇在使用後援投手上的成功,紛紛也加入使用專職後援投手的行列。20世紀下半葉,後援投手、牛棚成為一支職棒隊不可或缺的環節,這點除了反映在專職後援投手的人數大幅增加,亦體現在大聯盟的年度獎項上。 1950年,「 神童費城人 」的成員之一Jim Konstanty,就以後援投手身份奪得該年國家聯盟的最有價值球員獎;1959年世界大賽MVP、道奇隊的Larry Sherry,也是一名牛棚投手;名人堂後援投手Rollie Fingers,曾率領2支不同球隊(運動家、釀酒人)打進世界大賽;其他得過賽揚獎的後援投手還有Mike Marshall(1974)、Sparky Lyle(1977)、Bruce Sutter(1979)、Rollie Fingers(1981)、Willie Hernandez(1984)、Steve Bedrosian(1987)、Mark Davis(1989)、Dennis Eckersley(1992)、 Eric Gagne (2003)。 過去2

【大聯盟小百科】神童費城人(Whiz Kids)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神童費城人」(Whiz Kids)指的是1950年的費城費城人隊,他們那年以黑馬之姿、出乎眾人意料地奪得國家聯盟冠軍。之所以會被稱作「神童費城人」,是因為那年他們隊上充斥著未滿30歲的年輕球員:事實上,他們陣中的主力野手和最強的先發投手,年紀都不及30歲。 1950年神童費城人的平均年齡僅26.5歲,為當時全聯盟最低者。在那年之前,費城人隊命運多舛,已經有長達35年的時間不曾拿過聯盟冠軍。因此,神童費城人們率領球隊以2場勝差擊敗布魯克林道奇,贏得隊史自1915年的首座國聯冠軍,自然替他們增添了一點傳奇性。雖然他們在世界大賽中慘遭紐約洋基以4勝0敗橫掃,但這仍無法抹消神童費城人在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事實。 那年費城人陣中的重點球員,包括後來入選名人堂的Richie Ashburn、Robin Roberts、獲得該年最有價值球員獎的後援投手Jim Konstanty,以及優秀的明星球員如Del Ennis、Willie Jones、Dick Sisler、Curt Simmons、Andy Sminick、Eddie Waitkus、Bob Miller等人。 自1950年的神童費城人後,費城人又沉寂了好一段時間,直到1976年,他們才好不容易獲得分區第一。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大聯盟史上首位百萬富翁(The First Millionaire in Baseball)

圖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19世紀的美國職棒球員並不富裕,沒辦法只靠打棒球維生,打球之餘還得做其他工作,才能支應生活開銷。Albert Goodwell Spalding可能是史上第一個曾經打過職棒、並且賺到超過100萬美金的人。但他並不是靠打棒球掙得那麼多錢,而是憑藉其運動用品王國(運動品牌「斯伯丁」(Spalding))來致富。斯伯丁品牌在世界各地販售運動用品的成功,為Spalding賺進大把鈔票。 攝於1874年的照片,畫面中的球員是美國早期職棒隊波士頓紅長襪隊的成員。上排第2人就是Al Spalding。 美國職棒史上第二個百萬富翁,是Lena Blackburne,不過他也不是靠打球賺那麼多錢,而是在1911年4月、他25歲那年,從已故的親戚身上繼承了200萬美金的遺產(當年的200萬美金,經過通膨計算,大概等同現在的5250萬美金)。獲得這筆巨款後,Blackburne並沒有就此收山、不打職棒,反而繼續打著他那平凡無奇、猶如浪人般的棒球生涯。繼承大筆遺產的Blackburne,在職棒圈打滾超過20年,當過球員、教練、總教練。 後來Blackburne發現德拉瓦河河床的泥土,土質特別適合拿來當作塗抹在棒球上增加球表面黏性的泥土材料,所以他便以此作為創業商品,建立了一家專門販售德拉瓦河棒球抹土的公司(大聯盟從1950年代開始,在Blackburne的行銷下,採用德拉瓦河河床的泥土作為棒球抹土)。等到Blackburne年紀大了之後,他再把這家公司轉售給他人,可說是運氣好、又有商業頭腦的棒球人士代表。 史上第一個簽下總值破百萬美金的大聯盟球員,是名人堂球星Nolan Ryan。他在1979年跟休士頓太空人簽下的4年450萬美金合約,為美國職棒史上首張百萬美金合約。 (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飛球出局的起源(The Origin of Out on Fly)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非常早期的棒球,打者打出的球,如果經一個彈跳被野手接到,也算出局。1850年代末期,尼克巴克隊(Knickerbockers)和至少另一支球隊,開始嘗試「只有沒有落地的球被接到才算接殺」的新規則,發現成效還不錯,因此尼克巴克隊鼓吹其他更多球隊也來採納這項新規定。接下來幾年,美國棒球界出現非常多關於「接殺構成條件」的激烈爭論,而且多次在國家棒球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ase Ball Players)的年度大會中被提出來。 支持改變的人認為,原本一個彈跳接到後也能形成出局的規則,太兒戲了,達不到正式比賽的規格。但事情並不如大家想像的簡單,因為那個年代的棒球,要創造出局數並不容易。那年代的球主要成份為橡膠,非常彈,對進攻十分有利,除此之外,投手必須下手投球、場地非常不平整對野手防守構成極高難度、野手還沒有配戴手套、只在白天打球太陽光線會影響接球等因素,都讓棒球比賽的面貌與現代非常不同,呈現打高投低的極端型態。 1925年一段報導的描述中就提到,早年棒球的全壘打發生頻率,比1920年代的安打還要高,所以外野手得負責大部分的出局數,每場比賽至少四分之三的出局數,都是由外野手製造。那個年代的棒球比賽,幾乎場場都是超級打擊戰、跑壘戰,比分到40幾分、50幾分的場次所在多有,賽事在任何時間點,任一方都很難有「妥當」的感覺,要是領先沒超過20分,都得做好被對手反超的心理準備。此現象久了之後,賽事的可看性減低,而且往往打得太長,令人感到不耐煩。 由於當時野手在防守時,實在太無助,所以有些比賽甚至規定,兩個彈跳的球被接到,也算出局。也因為如此,取消「一個彈跳接住也能形成接殺」規則的提案,其實在當時被許多球界人士認為是很糟糕的想法。 1864年12月14日,支持「只有沒有落地的球被接到才算接殺」的改革派終於勝出,野手開始被要求要在球尚未落地前接住它,才算完成接殺,現代棒球「飛球出局」的規則就此建立。不過在1880年代之前,界外球一個彈跳後被接住,仍然算出局。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9名上場球員的起源(The Origin of Nine Players)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非常早期的棒球比賽中,比賽球員不定是很常見的情況。1887年有一篇報導就寫到,早期棒球比賽沒有固定3位外野手,一場比賽有時候6個人就能打了,一邊只有3個人。不過蠻多比賽其實都是超過20幾個人在打,導致場上散佈過多的防守球員。 同樣地,棒球早期的正式規則之一「尼克巴克規則」(The Knickerbocker Rules),並沒有明定比賽的人數。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沒有明定比賽人數好像是規則書很大的遺漏,但其實不定人數是有目的的,因為棒球發展早期,要找到足夠的球員打一場正式比賽很不容易,所以規則希望比賽人數能保持彈性,減低舉辦比賽的門檻,以達到推廣的效果。 就有早期的棒球員回憶到,他必須用盡各種話術,才能吸引到足夠的人來參與比賽。 大聯盟的知名史學家John Thorn表示,從1845到1849年,尼克巴克隊的比賽,一邊的人數經常是8到11人不等,參賽人數沒有固定下來。1850年代,經過一段時間的淬煉,棒球比賽才逐漸發展出一邊9人的慣例。直到1857年,棒球才第一次有規則明定比賽一隊得有9人在場上。 棒球早期的知名記者、作家Henry Chadwick,曾鼓吹棒球一隊的場上球員應該增加「第10人」,也就是一個「右游擊手」,但最終並沒有成功。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逆時針跑壘方向的起源(The Origin of Running Counterclockwise)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現在我們把棒球跑壘逆時針的方向視為理所當然,但其實許多棒球運動的前身,跑者繞壘的方式都是順時針。棒球最早的正式規則之一「尼克巴克規則」(The Knickerbocker Rules),訂定跑者繞壘方向為逆時針,奠定了棒球之後超過150年的發展基礎,但至今關於他們訂定逆時針方向跑壘的原因,仍沒有統一的定論。 棒球專家John Schwartz曾提出他的論調,表示逆時針方向跑壘對於右撇子來說會比較方便,因為他認為右打者打完球後,順勢以逆時針方向跑壘較流暢,而且對於右手傳球的野手(右撇子人口本來就比較多)來說,也比較好傳球。但Schwartz的論調,其實與現今普遍認為逆時針跑壘方向對於左打者動能移轉比較有利的概念相左。 假如當年尼克巴克規則決定跑壘方向為順時針,我們現在看到的棒球運動風貌會完全不同:右打者會變得比較容易跑出內野安打;左投手或許會因此變得更少見(如果大多數打者都因順時針跑壘對右打較有優勢的情況而選擇右打,那本來就比較少的左撇子投手,就會更少,因為右投手對右打者會比較有利);歷史上以防守著稱的捕手、二游野手、三壘手,都可能會是用左手傳球。 有趣的是,1908年,壘球採取了一個非常特殊的規則:開賽首名打者能決定該比賽的跑壘方向為順時針還是逆時針,一旦決定了之後,後續的跑者就得依循首名打者的跑壘方向,完成後續的比賽。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上手投球的起源(The Origin of Overhand Pitching)

圖片
在非常早期的棒球,投手被限制只能下手投球,而且手臂必須伸直。但也從非常早期開始,投手就開始嘗試彎曲手臂和手腕,試圖在規避規則的情況下,創造更好的球速和轉速。 1860和1870年代,美國棒球界有一連串的規則修改去限制投手的投球動作,但投手們也很聰明,很快找到辦法去規避新規則。1872年,新規則規定投手投球的出手點必須在臀部以下,但這比較鬆綁的規定,卻讓投手變本加厲,嘗試用更多不同灰色地帶的手段,去增加自身的優勢。1878年,國家聯盟規定投手的出手點只要在腰部以下就行,但有很多投手卻開始故意把腰帶綁在非常高的位置,企圖增加拉高投球出手點。 每一次的規則更改,都讓裁判愈來愈難執法,也增加球員跟裁判之間的爭執。 最終,在1884年,國家聯盟發現用規則去限制投手的出手點,根本徒勞無功,大家會一直絞盡腦汁去遊走規則的灰色地帶,做出不符規則精神的作法,於是他們放棄去限制投手出手點,廢止了投手需下手投球的規則,允許投手能夠用上手投球,或是用任何投手想要的出手點執行投球。 為了平衡投打之間的對戰公平性(上手投球大大增加了打擊的難度),他們也降低了投手投出保送所需的壞球數,從8球改成6球(4壞球保送的規定是到1889年才定出)。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棒球比賽打9局的起源(The Origin of Nine Innings)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1845年,棒球早期的正式規則之一「尼克巴克規則」(The Knickerbockers’ Rules)誕生,在該規則中,規定棒球比賽決定勝負的方式是:「率先得到21分的那一方得勝」。接下來有長達約10年的時間,棒球比賽都依循尼克巴克規則,打到一方得到已經規定好的獲勝分數門檻才結束。 現今棒球比賽打9局的制度,是到1857年3月7日才訂定。當時一個棒球規則委員會開會,決定採納9局為比賽長度的規則。後來這個委員會也造就了棒球史上首個主管單位「國家棒球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ase Ball Players)的創立。 至於為什麼會選定「9局」作為賽事的長度,史學家眾說紛紜,沒有唯一的定解,但大聯盟權威的史學家John Thorn認為,當時球界普遍的共識是,參與比賽的球員數應該要跟比賽的局數相同。因此有9人在場上的棒球比賽,就應該要打9局。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再見安打的起源(The Origin of "Walkoff" HIts)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19世紀中葉, 棒球比賽9局長度訂定下來後 的初期,每場比賽是真的都要打好打滿。就算後攻球隊在比賽打完9局上半後保持領先,9局下半他們還是要繼續打。對於早期棒球員來說,他們不會覺得比賽應該在那時提早結束,說打9局,就是要把9局下也打完,不管跟比賽結果是否有關。畢竟在當時,棒球比賽的舉行像是一場慶典,而非激烈的競爭,因此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後攻球隊提前獲勝或贏得再見勝利,比賽沒有完全打完或輸家直接從場上走回休息區,都是違反運動家精神的事情。 如此進行比賽的方式,直到1870年代棒球比賽競爭性變得愈來愈高、許多棒球業餘年代傳統都被摒棄的時期,仍然被保留著。1874年球季開始前,有人提案領先的後攻球隊在9局下半不需再進攻,比賽可提前結束,但該提案遭遇到很大的反彈聲浪,最後被投票否決。 在當時,領先的後攻球隊在9局下也不會隨便打打、虛應故事,通常會很認真地繼續進攻,想辦法多增加領先的分數。 1879年8月22日、23日,密西根州舉辦一個棒球盃賽,在該盃賽一場決定性的比賽中,先攻球隊在9局上打完後,以5比4領先,9局下,後攻球隊敲出一支帶有2分打點的再見安打,贏得比賽。按照當時的規則,後攻球隊取得領先後,應該還是要把剩餘的比賽打完,打滿9局之後比賽才算結束,但當時先攻的球隊實在太沮喪了,選擇直接退場,裁判因此宣布先攻球隊放棄比賽,後攻球隊獲勝。後來報紙的報導就批評先攻球隊沒有運動家精神。除此之外,當時該先攻球隊選擇直接離場的行為,也造就了後來「再見安打」(walk off)的名稱(walk off在英文裡也有步離場地的意思)。 由於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使得原本是希望大家保有運動家精神的規則與傳統,變成製造許多「違反運動家精神」、「不尊重比賽」的溫床。因此,1879年球季結束之後,美國球界總算更改規則,明定「如果第9局有一邊已確定贏得比賽,另一方無逆轉可能,則比賽可提前在9局全部完成前宣告結束」。 大聯盟史上第一場在9局全部打完前,就宣布結束的再見比賽,發生在1880年國家聯盟的開幕日。當年,客隊仍主要扮演後攻隊伍,所以史上第一場再見比賽的贏家其實是客隊。那是一場在辛辛那提舉辦的比賽,來自芝加哥的隊伍在9局下吹響反攻號角,最終以4比3擊敗主隊,以再見勝利之姿,打敗辛辛那提的球隊。《芝加哥論壇報》(The Chicago Tribu

【大聯盟小百科】史上第一場廣播轉播比賽(The First Game Broadcast on Radio)

圖片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美國棒球史上第一場經由廣播轉播的比賽,發生在1921年的8月5日海盜與費城人的比賽,由匹茲堡當地的廣播電台KDKA播送。當時該轉播的觸及人數和範圍不得而知,但卻寫下棒球媒體史上重要的新頁。海盜最終贏得那場比賽,以8比5擊敗費城人。這具有指標意義的一場球賽,是由Harold Arlin(日後其孫子成為前教士隊投手Steve Arlin)擔任廣播轉播的主播。 除了播報了大聯盟史上第一場棒球賽事,Harold Arlin甚至可能是史上第一位擔任全職領薪廣播播報員的人。 棒球是非常適合由廣播形式呈現的運動。除了每個場上事件幾乎都被獨立分割開來,進行節奏也比其他運動慢,棒球場上的環境也很適合藉由聲音描繪,使聽眾在腦中勾勒出美好的場景和畫面。到1930年代時,大部分中西部球隊都已經有雇用固定播報賽事的廣播播報員,他們的聲音都能被當地聽眾認出。自此之後,許多傳奇的棒球界人士都曾擔任過廣播賽事播報員,甚至連美國前總統Ronald Reagan,都曾當過小熊隊的廣播播報員。 直到今天,棒球仍是美國運動廣播當中的第一大運動,也是許多美國人吸收棒球資訊的主要管道之一。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大聯盟小百科】史上第一場電視轉播比賽(The First Televised Game)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美國棒球史上第一場電視轉播的比賽,是1939年5月17日一場由普林斯頓大學對上哥倫比亞大學的比賽,該比賽最終由普林斯頓大學在第10局以2比1勝出。 該比賽的播報工作是由美國運動轉播史上知名的Bill Stern先生負責。整場比賽,只有一個在本壘板後方、鏡頭朝向中外野的攝影機角度。Stern需要在只有一個攝影機角度的情況下,完成賽事播報的工作,後來他透露,當下很希望每個出局數都是三振,這樣對他來講播報工作會輕鬆許多。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當時給予那場轉播的評價是:「不太能想像這東西能獲得大眾的喜歡。」 同年8月,道奇隊傳奇播報員Red Barber,為8月26日道奇對紅人的雙重賽進行電視轉播,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進行電視轉播的播報員。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