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三球員2017衰神纏身 喜迎新年望大反彈

2017年邁入尾聲,對在2017賽季打出生涯年或優質數據的大聯盟球員來說,這是值得紀念回味的一年,卻也有一些整年受傷病困擾或成績衰退的選手,恨不得2017趕快結束,迫不及待地迎接2018年的到來,希望新的一年能有別開生面的新氣象。 筆者則認為,最希望儘快揮別2017年的,莫過於那些實際能力和技巧並無明顯下滑,卻因為運氣不佳和其他各種原因,導致帳面數據不盡理想的球員。這些選手他們沒有遭逢足以威脅球涯的傷勢,也沒有偷懶不努力,過去這一年同樣很認真的訓練、日復一日上場比賽,而且場上實際表現不如帳面數據反映的差,但偏偏在大眾媒體和一般球迷經常關注的數據項目上,呈現出難看數字,只能無奈被貼上「表現平庸」、「打擊大退化」、「陷入低潮」等標籤。 

有錢能使鬼推磨 道奇無畏大聯盟「打薪政策」

職業棒球到底還是一場金錢遊戲,無論聯盟採用何種規定試圖製造「假象」的戰力平衡以及公平競爭環境,擁有最多資本的球隊仍舊具有最大的操作空間與轉圜餘地。固然棒球本身的運動規則和設計,讓即便具有最佳陣容的勁旅,也有可能在單一比賽中輸給正在重建中的弱隊,但放眼長期的球季表現還有陣容發展,「富爸爸」團隊的優勢仍然顯而易見。在美國職棒,如果一支球隊坐擁龐大資本,又能延攬到精明且擅於針對聯盟規章進行操作的管理團隊,那這支球隊就可說是掌握了在職業棒球成功的一切元素,而洛杉磯道奇即是近年的最佳典範。

東方快車謀殺案 那些年被操壞的日本投手

圖片
  本周稍早,美國《Yahoo運動》專欄作家派森(Jeff Passan)披露大谷翔平加盟天使的體檢報告,裡面顯示大谷的投球手臂手肘韌帶有輕微的部分撕裂傷。雖然他的情況與其前輩田中將大類似,預計能靠注射富血小板血漿(PRP)作為主要治療手段,取代手術開刀,而且大聯盟各隊在大谷被放上入札制度前,就已經知道他有注射PRP,但這則消息依然引發棒球界的高度關注,以及部分專家的擔憂與警告。 攤開過去挑戰大聯盟的前日本職棒球員名單,不爭的事實是,大部分的投手只在美國投出一到兩年風光的成績,接著很快就面臨到表現快速衰退,或重大傷勢襲擊的命運。

旅日洋助人返美 經典成功案例

  旅日大聯盟投手米克拉斯(Miles Mikolas),經過日職三年的洗禮後,本周稍早和聖路易紅雀簽下一紙兩年1550萬美金的合約,確定成功回歸美職。米克拉斯在「赴日深造」前,只是投球成績相當平庸的浪人投手,始終無法站穩大聯盟。2015年他為獲更好的薪資條件,前往日職加盟讀賣巨人隊,結果連三季都繳出頂級數據,直球均速上升不說,滑球、曲球等主要變化球武器也投得愈來愈犀利,因此替自己創造了重返大聯盟的契機,讓自己的年身價從前兩年的約250萬美金,翻倍成長到2018年的775萬美金。 雖然米克拉斯第二次闖蕩大聯盟的結果好壞,目前仍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他牢牢把握在異鄉的打拚機會,重新建立身價,也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張回程票,扭轉了原本看似沒有未來的投球生涯。去年11月底,我們也看到在韓職找到一片天的打者譚姆斯(Eric Thames),獲得大聯盟球隊青睞,成功得到美職的複數年合約,這是另一個因球涯低潮而「旅外深造」,最終重返大聯盟的例子,不過譚姆斯比較不同的是,他已在回歸的第一年打出令人滿意的成績,證明他在亞洲的改造和自我提升,並非曇花一現。 看到這裡不知您是否也像筆者一樣好奇,過去大聯盟還有哪些旅日選手,在東洋打出一片天後,回歸美國職棒並繳出足以立足大聯盟的成績?以下筆者整理五位赴日發展而後回歸大聯盟、並獲得成功的經典案例,帶各位回顧這些善用異鄉打拚機會、改變職涯走向的球員。 葛力森(Bill Gullickson)/先發投手 赴日年份:1988~1989 回歸美職後成績:916局投球、61勝50敗、防禦率4.50 身為1977年的選秀榜眼,葛力森生涯初期的表現沒有辜負球探當初的期待,1980年第一個完整賽季就投出10勝五敗、防禦率3.00的佳績,甚至差點獲得當年的新人王獎座。接下來六年,葛力森在博覽會和紅人都表現不俗,防禦率通通壓在四以下,不過好景不常,1987年葛力森的數據嚴重衰退,ERA膨脹了超過一點五分之多,成為賣相極差的投手。 最終葛力森選擇赴日發展,加盟讀賣巨人。在日本的兩季,他繳出21勝14敗、防禦率3.29的優異內容,因此很快地在1990年回到熟悉的美職賽場。歸國的葛力森先後在太空人和老虎擔任主力先發,1991年他在老虎拿下並列全聯盟最多的20勝,生涯首度獲得賽揚獎選票,算是再創職業生涯高峰。 菲爾德(Cecil Fielder)/一壘手 赴日年份:1

小聯盟超級五新秀 兩大球星公子最搶眼

  相較於其他職業運動,大聯盟的農場體系不只規模大、人員多,球員之間素質參差不齊的程度,以及未來發展出現歧異的不確定性,也都非常高。然而,在偌大的小聯盟系統裡,找尋棒壇未來的明日之星,往往是各球隊和球迷很感興趣的話題,也因此大聯盟官方,以及美國各大棒球媒體年年都會派出球探記者,除了去球場親身觀察球員,也會參酌他們的場上表現數據,製作百大新秀榜供業界人士和球迷參考。

瓊斯、霍夫曼呼聲最高 四人可望入選名人堂

  2018年棒球名人堂票選的候選名單已在本周稍早公布,除了在上屆選舉獲得至少百分之五選票支持,繼續留在候選名單上的14位保留球員,於2012年退休、今年首次獲得候選資格的19位球員,也將加入本次的名人堂選舉混戰。 超過430位美國棒球作家協會(BBWAA,Baseball Writ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會員,都將在本周收到協會寄出的選票,並且要在年底12月31日寄回選票。票選結果預計將在美國時間2018年一月24日公布,而入選儀式則會循慣例在夏天於名人堂所在地古柏鎮(Cooperstown)舉辦。每位會員最多可投票給10名不同的候選人,而得票率超過百分之75的球員,即可入選進入名人堂。

總教練愈像白紙愈好 老派權威成過去式

今年例行賽結束至今,有六支大聯盟球隊選擇與原本的總教練分道揚鑣,他們分別是老虎、大都會、費城人、國民、紅襪和洋基,而其中除了洋基以外的其他五隊,都已找到新總教練人選。 攤開這些球隊的新總教練名單,可以發現他們大部分要不是沒有執教經驗,就是督軍經歷非常少。事實上,這五名新總教練中,只有老虎聘僱的賈登海爾(Ron Gardenhire)具備大聯盟球隊的執教資歷(2107場),其他人過去都沒有在大聯盟當過總教練。如果談小聯盟的督軍記錄,也只有費城人延攬的凱普勒(Gabe Kapler)曾在2007年執教過紅襪小聯盟1A,剩下的新科總教練:大都會的卡洛威(Mickey Callaway)、國民的馬丁尼茲(Dave Martinez)、紅襪的寇拉(Alex Cora)等人,都完全沒有帶兵的履歷。

MVP競爭比賽揚獎膠著 史坦頓、亞土維出線機率大

台灣時間11月七日,美國棒球作家協會(BBWAA,Baseball Writ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公布了大聯盟今年各大個人獎項的最終三人候選名單,得獎結果則將依序於11月14日至17日宣布:14日頒發新人王,15日頒發最佳總教練,16日頒發賽揚獎,壓軸17日則揭曉年度最有價值球員MVP。 年度個人大獎的結果,向來是美職迷在世界大賽後、獎項揭曉前的熱門討論主題。值此時節,筆者以下就上述主要獎項,提出個人的得獎人預測與分析。在進入討論前,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美國棒球作家協會早在季後賽開打前,就已回收了具投票資格會員所投的票,因此這些個人大獎都不把季後賽表現納入考量,只比較球員的例行賽發揮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