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最耐投快槍俠 Mark Buehrle應該要進名人堂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美國棒球名人堂2021年入選梯次的票選,在12月31日就會完成,投票結果預計會在明年1月26日公布。雖然從客觀分析的角度來看,本屆候選人中,應該只有第九次叩關名人堂的名投手Curt Schilling,比較有機會超越百分之75的得票門檻、成為名人堂的一員,但其他候選人仍有值得回顧和討論之處。

這篇文章筆者想介紹、探討的,是堪稱21世紀最耐投且投球節奏最快的獨特左投Mark Buehrle。2015年後就沒有再出現於大聯盟賽場上的Buehrle,在這次的名人堂票選首度獲得候選資格,也算是這屆首度獲得候選資格的球員中,名氣頗大、生涯成就十分顯赫的一位。

「快」且「持久」

筆者稱Buehrle為快槍俠,不是沒有原因。他是大聯盟有記錄至今,出手節奏最快的先發投手,生涯平均每球間隔的時間只需16.7秒。知名美國棒球YouTuber「Foolish Baseball」就做過一個極端的比較,「很會拖」的道奇後援投手Pedro Baez,在2016年國聯冠軍系列賽對小熊時,一次投球之間所花的時間,竟足夠Buehrle在他2009年的完全比賽中投出「8球」。此外,Buehrle也曾參與大聯盟21世紀最快9局比賽,那場球賽只進行了1小時39分鐘,而擔綱先發的Buehrle完投9局只失1分,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除了「快」之外,Buehrle亦以「耐投」和「穩定」著稱。從2001到2014年,Buehrle連14季都至少投滿200局,在他之前,大聯盟100多年歷史(從1891年起算),只有7名投手能做到這件事,而且這7人全都已經入選名人堂(Warren Spahn、Gaylord Perry、Don Sutton、Christy Mathewson、Greg Maddux、Phil Niekro、Cy Young)。

Buehrle很有可能會是棒球史上最後一個達成這項壯舉的投手,因為現在棒球的趨勢愈來愈傾向減少先發投手的負擔局數,單季200局投手已經十分稀少,遑論連14季都達到這種高度。(Buehrle在生涯最後一年、2015年,只要再多抓4個出局數,就能達到200局投球,差一點就能成就連15季都達標200局投球的不可思議成就,這紀錄史上僅4人達成過。)

另外,Buehrle生涯累積3283.1局投球,自2000年以降,只有另一人投球局數比他還多——CC Sabathia的3577.1局。而且,除了他們兩人之外,21世紀到現在20年,沒有其他投手能在生涯累積3000局投球。

Buehrle在大聯盟累積16年投球生涯,其中12年都在白襪隊度過;能長期都待在同一支球隊,也算是一種穩定性的展現,代表球團願意年復一年信任他的投球。16年生涯,Buehrle累積3.81的通算防禦率和4.11的通算投手獨立防禦率FIP,雖稱不上頂尖,但也算是紮實可靠。3.81的防禦率換算成經過校正的標準化防禦率ERA+,可達到117,十分接近名人堂左投Tom Glavine的118。此外,Buehrle也是大聯盟自1984年之後,僅23位200勝級投手的其中之一(214勝)。

球速不快仍無所畏懼,靠智慧和控球取勝

Buehrle從小到大球速都不出眾,但他在學生時代就學會怎麼用多樣球種和精準控球解決打者。Buehrle速球最快也不過88英里(約141.6公里),平時均速大概都落在85到86英里,而且這還是巔峰期的水準,等到生涯晚期,均速甚至掉到只剩84英里左右(約為135公里)。不過如此限制沒有阻礙Buehrle在大聯盟投出好成績,因為他仍能靠著卡特球、曲球、變速球的多樣搭配,加上避免把球投進好球帶中間,來混淆打者,或是使打者無法有效擊中球心。

Buehrle在控球上的精準度,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清楚自己在球速上的劣勢,所以想辦法避免讓這個劣勢被對手利用,同時善加運用自身「左投」和「控球精準」的優勢,來提高獲得成功的機率。終其生涯,Buehrle都在好球帶邊緣生存,幾乎很少把球投到好球帶正中間的區域,而且他往往能把球壓低,減少他球質較輕的球路偏高,成為對手屠宰目標的機率。以下這張圖是有球路追蹤記錄以來(2008年起),Buehrle投球進壘點的熱區分佈圖(取自美國棒球分析媒體FanGraphs):

從這張圖可以很明顯看到,Buehrle的球路集中在好球帶兩側較低的位置,而這樣的熱區分佈,正是他能夠不受球速平庸限制影響,仍投出優質大聯盟先發投手成績的關鍵。

曾成就完全比賽,其生涯不乏出色功勳和大場面勝利

雖然Buehrle的生涯通常以「穩」和「精準」作為註腳,並總是低調且默默地投出好成績,好像並沒有特別令人感到特別刺激的爆點,可是事實上,Buehrle的生涯亦不乏經典時刻。

Buehrle曾投出過一場無安打比賽(2007年對遊騎兵)和一場完全比賽(2009年對光芒)。2009年他對坦帕灣光芒投出完全比賽後,下一場先發又投出5.2局的完全比賽,總計他一共連續面對45名打者,全部都把他們解決,創下當時的大聯盟新猷(後來此紀錄被2014年的Yusmeiro Petit打破,他連續解決46名打者)。

季後賽表現方面,Buehrle生涯在季後賽出賽6場、累積30.2局投球,繳出2勝1敗、防禦率4.11的成績單,雖只能用「普通」兩字來形容,但他到底還是跟著白襪拿下2005年的世界大賽冠軍。白襪那年能拿下隊史睽違88年年的總冠軍,Buehrle整年擔任先發輪值要角的貢獻,不可抹滅。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文章前面已經有點到的21世紀大聯盟最「速」9局比賽的事蹟。Buehrle在那場球不只節奏明快,也飆出12次三振,壓制對手,收下完投。Buerhle是21世紀6位累積至少30場完投的投手其中之一(33場),而其生涯10場完封,也足以排進21世紀前15名。

投球缺乏主宰力、巔峰期不夠耀眼,是進名人堂最大阻礙

然而,就算Buehrle的職業生涯有那麼多出色的功績和令人咋舌的表現,他要進名人堂的難度仍相當高。構成他前進名人堂路上兩大阻礙的因素,分別是「投球缺乏主宰力」、「巔峰期不夠耀眼」。

沒錯,Buehrle生涯是累積了超過3000局,而且也拿下超過200勝,但他身為軟球派、控球型投手的身份,還是會讓他的進階數據和主宰力看起來不夠優質。

Buehrle生涯的平均每9局三振人次只有5.1次,累積三振數不到2000次(1870次),這些數字在三振頻率暴增的21世紀,都低得非常突兀。因為宰制力不足的關係,Buehrle的FIP也比他的防禦率高出不少,顯示他的成就比起其他名人堂投手,靠運氣及隊友守備幫忙的成份更高一些。

有人或許會說,Glavine跟Buehrle的情況類似,他也是三振率很低的軟球派投手,生涯FIP也比防禦率高出不少,但畢竟Glavine比Buehrle多投了1000多局,也多拿了將近100勝,整體防禦率亦低於Buehrle(Glavine 3.54 vs. Buehrle 3.81),因此怎麼看Glavine還是遠比Buehrle值得入選。

或許也是受限於主宰力離出色還很遙遠,Buehrle生涯只有一個球季獲得過賽揚獎選票(2005年),而且16年生涯只有5年入選明星賽。雖然對大多數投手而言,5次明星賽已經很了不起了,但跟很多名人堂先發投手相比,仍有進步空間。

如果從勝場貢獻值WAR評比名人堂球員的進階數據JAWS來看,Buehrle的數據也都不及名人堂先發投手的平均水準:

投手生涯WAR巔峰7季的WARJAWS
Mark Buehrle59.135.847.4
名人堂先發投手的平均值73.350.061.6

從表格可以看到,不利於Buehrle入選名人堂的另一大劣勢是,他生涯巔峰期的表現不夠出眾。有些名人堂球員的職業生涯雖然不長、投球局數不到頂多,但靠著5到7年非常史詩級的主宰表現,也能入選,像「上帝左手」Sandy Koufax、「上帝右手」Pedro Martinez都是如此。Buehrle雖然有把耐久度、投球量、勝場數投出來,但他的巔峰期實在達不到耀眼程度。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也是Buehrle生涯表現最出色的一段期間,若你談到大聯盟當時的最頂級先發投手,Buehrle的名字通常並不會出現在選項內。

Buehrle生涯單季最低的防禦率是3.12(2005年)、最高的WAR也不過6.1(2007年),這樣的巔峰表現,在多數專家眼中,顯然還難登名人聖殿。

佔有獨特歷史地位,還是應該進名人堂

美國分析名人堂票選的權威Jay Jaffe認為,Buehrle加入名人堂候選之後,雖不至於馬上就因為得票率不及百分之5、而快速遭到淘汰(得票率至少要維持在百分之5以上,下個年度才能繼續獲得候選資格),但要在候選的10年間,得到超過百分之75的得票率入選,還是相當困難。

從上述的介紹和分析,以及現實的角度觀之,筆者也認為Buehrle日後入選棒球名人堂的機率微乎其微。但我個人如果有名人堂選票的話,會把這票投給他,認為他應該入選名人堂。

儘管Buehrle在進階數據跟宰制力數據上的表現,還達不到名人堂選手的標準,但筆者覺得他在21世紀競爭強度愈來愈高、且愈來愈強調球員休息與體能調配的年代,還能夠累積超過3000局投球,並且把自責分率壓在3.81的水準,實屬不易,過去20年來,也只有Sabathia一人能在這些層面與之相提並論。

此外,他無與倫比的投球快節奏,還有連續14年都至少投200局的不凡紀錄,都足以凸顯他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我相信特色如此鮮明,且那麼懂得保養身體、成就耐投典範的選手,在名人堂聖殿中,值得一個屬於他的席次。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FOX體育台官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