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小百科】打擊三圍(Slash Line)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評價球員打擊能力時,打擊三圍(Slash Line)是最多人能理解、最淺顯好懂、卻也能涵蓋許多面向的數據呈現方式,因此能常常在棒球分析文章中看到。


打擊三圍其實就是由三個棒球迷都很熟悉的進攻數據所組成: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其中,後兩者加起來,即為所謂的攻擊指數OPS(On-base Plus Slugging)。


打擊三圍採用的數據都很基本,卻代表了棒球打擊數據的根基:打擊率能顯示打者的擊球技巧、跑壘速度(跑得夠快,就愈容易製造內野安打)等綜合能力;上壘率能顯示打者的上壘功力、選球功夫;長打率則能反映打者的揮棒力量、長打火力。這三個數字排在一起看,馬上就能對球員打擊能耐產生一個頗為完整的印象。


有人或許會說,那為什麼不直接看攻擊指數,或其他更進階的進攻數據就好?看一個數字,應該會比較有效率,而且進階數據考量的因素更多,評價更為準確吧?


然而,攻擊指數有時太過粗略,無法分辨打者的型態。舉例來說,兩個攻擊指數都是.750的打者,A的打擊三圍是.250/.350/.400,B的打擊三圍是.220/.250/.500,雖然攻擊指數看起來都一樣,但從打擊三圍來看,可以看出A和B是不一樣的打者:A是上壘率高的短槍型打者,而B則是上壘率低的重砲型打者。


兩相比較,A的未來性會比較好,因為上壘率高代表選球能力好,這種能力較能長久維持;反觀B,雖然有高達.500的長打率,但打擊率、上壘率過低,透露他日後「盲砲化」的可能性很高。


至於進階數據,它們確實能顯示出比打擊三圍更為全面且正確的進攻火力評價,但其運算不像打擊三圍那邊直觀、那麼眾所周知。因此,即便到進階數據如此發達的今日,打擊三圍仍被多數記者、專家奉為最好使用的打擊數據呈現管道。


一般來說,若能夠達到.300/.400/.500的打擊三圍,就是一個非常全面的打者,兼具打擊技巧、上壘能力、長打砲火。大聯盟歷史上共有87名累積至少10000打席的打者,其中只有七人能達到「生涯打擊三圍345」的成就,他們分別是:


Chipper Jones

1993-2012

.303/.401/.529

Frank Thomas

1990-2008

.301/.419/.555

Stan Musial

1941-1963

.331/.417/.559

Mel Ott

1926-1947

.304/.414/.533

Babe Ruth

1914-1935

.342/.474/.690

Tris Speaker

1907-1928

.345/.428/.500

Ty Cobb

1905-1928

.366/.433/.512



台灣從過去到現在的大聯盟球員中,林子偉擁有最好的生涯打擊三圍:.248/.338/.369。這些數字當然還有進步空間(長打火力不足、安打出現的頻率還不夠高),但林子偉的上壘率表現相當不錯。對於大聯盟球團來說,像林子偉這種具備纏鬥和上壘能力的多守位工具人,是有價值的可用之兵。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