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頂尖對決:Barry Bonds vs. Eric Gagne














談到經典的投打對決,多數人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的是名人堂選手之間的較量,但在筆者心目中,大聯盟史上最經典的對決,卻是兩位非名人堂且聲譽充滿爭議的選手:Eric Gagne和Barry Bonds。


這兩人都因為涉入禁藥疑雲,而被貼上禁藥選手的標籤,但在21世紀初期,他倆可是棒壇最頂級的一投一打。


從2002到2004年,Gagne可以很有信心地說自己是全世界最強的終結者(沒錯,比Mariano Rivera還更具宰制力,這就是Gagne當時的威力),那三年他投247局,防禦率僅1.79(為同期所有至少投240局的投手中最低者),收下152次救援成功,只失敗六次,FIP更是低到僅1.57。那三年間,Gagne締造大聯盟史上前無古人、後尚無來者的「連續84場救援成功」紀錄,只要他上場,道奇就能宣告獲勝,且毫無懸念。



同一時間,巨人的Bonds正瘋狂地連莊國聯最有價值球員獎。2001年以單季73轟刷新大聯盟紀錄並奪得MVP之後,Bonds接下來連三年都獲獎,每一年的上壘率、長打率、攻擊指數、敬遠保送等數字,皆大幅領先群雄。說他是當時世界上最強、最令人懼怕的頂級全面打者,一點也不為過。



筆者此次想聚焦的,是他倆在2004年四月16日的一次對決。2004年季初,Gagne和Bonds都在球技和表現的最巔峰:Gagne才剛在2003年以後援投手身份拿下賽揚獎(從那之後到現在,再也沒有後援投手能辦到此事),且2004年開季四次登板只讓對手敲出兩支安打;Bonds也剛獲得2003年MVP的殊榮,年產40轟、超過1.200的攻擊指數,是他每季的基本盤。


換言之,這是一個賽揚獎投手對抗最有價值球員的頂尖對決,從強度上來看,是當時棒球史上前所未見的等級。


四月16日,道奇作客巨人的週末三連戰首戰,前17個半局,道奇靠著當時的主力先發Odalis Perez八局好投和Milton Bradley貢獻的三打點,取得三比〇的領先。九局下,道奇照例推出絕命終結者Gagne,試圖鎖定勝利的結局。而這個半局,巨人預計從二棒Jeffrey Hammonds打起,一定會輪到四棒的Bonds上場,故即便面對的是Gagne封鎖,巨人隊自知他們仍有一絲絲逆轉的可能性。


Hammonds一上來,靠著精準選球獲得保送,站上一壘。三棒Marquis Grissom敲出中外野飛球遭到接殺。一出局一在壘,輪到Bonds上場打擊。


這並不是Bonds第一次和Gagne對決。同屬國聯西區且剛好分屬世仇組合球隊的兩人,在那之前已對決過19次,Bonds只敲出過兩支安打、沒有全壘打,還沒三振六次,因此你可以說,Bonds在他倆先前的對決是落居於下風的。Gagne動輒百英里的速球,在當時聯盟速球均速僅90.1英里的環境裡,非常罕見且駭人,然後再搭配上其變化幅度銳利的曲球和變速球,打者實在很難招架,就算是全世界最強的Bonds,也難以破解。


史詩級頂尖對決於焉展開:


第一球



第一球,Gagne直接用98英里的外角高速球招呼過去,Bonds似乎有備而來,但揮棒時機點過早,且擊球點沒掌握好,因此只能打成滾向一壘休息區的界外滾地球。可以看得出來,Bonds心裡想的只有一件事:一棒讓落後比數縮減到只剩一分。球數一好〇壞。


第二球



第二球,Gagne內角的火球壓到了好球帶的線上,受到主審的青睞,球數因此變成兩好〇壞。要知道,Bonds終究是人不是神,在兩好球沒壞球的情況下,他的打擊成績跟其他打者一樣,都會顯著衰退。2004年,Bonds在兩好〇壞之後,攻擊指數是1.021(跟其他打者相比非常高,但跟他自己比算是不理想的數據),一好一壞之後則是1.263,之間還是有一段不小的落差,所以這顆球的判決,對Gagne很有利,使他取得絕對的球數領先。


此外,從Bonds的肢體動作也可以看出Gagne速球的尾勁有多強,球出手時,Bonds感覺球會往他身上竄,但最後球卻迅速往本壘板上方偏移,甚至擦到好球帶內側邊緣。


第三球



第三球是本打席的關鍵球。球數絕對領先的情況下,Gagne使出了招牌大曲球,而且將之控在外角低的極致進壘點。如果球數不是兩好球,主審有可能會撿這顆曲球為好球,但在兩好球的狀況下,主審的好球帶通常都會縮小,對好球的判決變得比較嚴謹,因此這顆有判好球空間的精彩變化球,成了這個打席的第一顆壞球,而Gagne主宰這個打席的態勢,也開始漸漸轉向到Bonds那邊。


從另一個角度看,Bonds能選掉這球也相當不容易,一般打者在兩好〇壞的球數下,對於這種離好球帶很近的變化球,肯定毫無招架之力,要不是揮棒落空遭到解決,就是打成界外或不營養的場內球。Bonds超群的選球眼,以及有效掌握投手與主審心態的戰略思維,在此展露無遺。


第四球



第四球,Gagne故技重施,試圖像第二球,把速球塞進內角的邊緣,凍結Bonds,只可惜這次他的控球稍微失準,投到了內角高的壞球區。或許是因為有些興奮,Gagne這球看似是過度施力,才導致控球偏掉。轉播單位顯示是98英里,但球場的測速槍卻測到100英里,這場對決的火花愈激愈多了。球數兩好兩壞。


第五球



第五球,從Gagne的動作可以看到,他投得更用力了,似乎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要在這球解決Bonds。然而,Bonds沒有讓他如願。好球帶上方的高速球,Bonds硬是打成了本壘後方的界外。這球進壘點不好出棒,且Bonds的揮棒速度也慢了一些,證明Bonds有被Gagne壓制到,但他仍能夠為自己掙得一線生機。投完之後,眼見Bonds苟延殘喘地活下來,Gagne非常生氣,在投手丘旁怒吼了一聲洩憤。球數仍維持在兩好兩壞。


第六球



還有一顆壞球的空間,捕手希望Gagne投外角變速球,試圖拐騙已經漸漸習慣速球節奏的Bonds揮棒落空,但鬥志已被刺激到滿點的Gagne不同意,他想要用內角速球正面挑戰Bonds。這球Gagne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渾身的力量全灌注到這顆速球上,球場測速槍測到101英里的速度,不過已經看過好幾顆百英里速球的Bonds,好像已能夠跟上Gagne的內角速球,這一棒要不是出棒太快,否則已把那球轟到右外野後方的McCovey海灣內。界外全壘打對球數沒有影響,依然是兩好兩壞。


第七球


第七球,Gagne什麼都不管,就是要繼續燃燒火球,跟Bonds正面拚搏,來一場猶如西部牛仔之間的男子漢對決。這顆百英里的速球,直朝好球帶正中央而去,準備好的Bonds沒有怯場,不管是揮棒時機點,還是擊球位置都抓得恰到好處,一棒打得紮紮實實,將球轟出了巨人隊主場(當時稱作SBC Park,現名為Oracle Park)深遠的中外野全壘打牆之外。


這場史詩級的頂尖投打對決,由Bonds勝出。而這一轟,也是Bonds生涯對Gagne所擊出的唯一一支全壘打。



Gagne被擊出全壘打後,保持大將之風,解決掉下兩棒的Pedro Feliz和Edgardo Alfonzo,驚險收下他該季的第三次救援成功,延續他跨季的連續救援成功場次。


面對Bonds,Gagne投得毫不閃躲(當時很多投手對Bonds時,都不敢與之正面對決),七顆球當中只有一顆變化球,而且那顆變化球也投得非常靠近好球帶;此外,即便第六球的內角速球已經被Bonds掌握,被打成超大號的界外全壘打,他下一球仍堅持用速球挑戰Bonds,跟Bonds硬碰硬,實在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豪邁鬥志與野心。


Bonds雖然沒能幫助球隊追平或超前,但他力搏頂級終結者Gagne的纏鬥戲碼,最終以驚嘆號作結,仍讓現場球迷看得血脈賁張,亦值得後世棒球愛好者不斷回味。


在筆者心目中,或許沒有其他投打對決能比「2004年Bonds vs. Gagne」更加傳奇、更能令人燃起對棒球的熱血。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