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小百科】衝撞野手的起源(The Origin of Running into Fielders)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1878年,一條新規則被寫入棒球規則書中,明定野手在執行觸殺時,必須把球掌握在手中,如果在觸殺過程中,球離開了野手的掌握,那觸殺就不成立。19世紀知名的棒球作家Henry Chadwick就曾對這新規則表示擔心,他認為這會提供跑者衝撞野手的誘因,使跑者為了避免被觸殺出局,而想盡辦法把野手手中的球撞掉。

規則啟用後的第一年,Chadwick就確定自己一開始的直覺沒錯,說道:「這個殘暴的規則鼓勵跑者在每次有被觸殺的可能時,都盡力去跟野手發生衝撞,以提高不被觸殺的可能。」Chadwick當時預測,這規則會在1879年球季結束後就被取消,但他沒有預測成功,這規則不僅被留存下來,而且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今天。

 
Henry Chadwick(最右者)是19世紀最著名的棒球作家、研究者。

由於這規則被留存下來,所以野手跟跑者之間的衝撞也變得愈來愈頻繁。1880年代中期的聖路易布朗隊,就經常採取衝撞二游野手以破壞雙殺守備的策略。此外,捕手也成為跑者衝撞的目標。19世紀的名人堂球員Cap Anson以衝撞捕手以爭取得分的行徑,就廣為人知。

1886年的一篇賽事報導就寫道:「在週五對上聖路易球隊的比賽中,Anson攻佔三壘,此時打者Tom Burns擊出右外野飛球,被右外野手John Cahill接殺。Cahill接到球後,把球回傳給捕手George Myers,當Myers拿到球時,Anson距離本壘板還有至少3公尺以上的距離,但Anson並沒有停下來或是試圖滑壘避過Myers,而是直接縱身起跳,以全速全力,把整個重達95公斤的身體投向體重約68公斤的Myers。雖然Myers被撞之後仍被球緊緊握在手中,抓到出局數,但他被Anson撞飛至離本壘約3公尺之外的地方,且幾乎失去意識。直到現在Myers的身體都尚未從那次衝撞恢復。衝撞發生後,觀眾席上傳出非常大片的噓聲,顯見觀眾並不認為Anson的行為是正常打球應該要有的行徑。」

由於後來幾次聯盟的冠軍隊,都跟衝撞野手的技術牽連在一起,加上裁判沒有什麼辦法去抑制這種行為,導致衝撞野手的行為逐漸變成棒球場上常見的存在。Chadwick持續抨擊這項規則,且大多數運動作家也附和他,每當有很暴力的衝撞行為或場上事件發生,他們都會齊聲批評這個規則。

1880年代初期,棒球球場的條件和環境有所改善,野手也開始使用手套,這些改變都使得雙殺守備的次數在1880和1881年增加。不過在1881年之後,雙殺守備的數量又逐漸退減回之前的水準,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衝撞野手的行為變得愈來愈盛行。

跑者衝撞野手以爭取安全上壘的慣例,就這樣一路傳承到21世紀,但來到21世紀第二個10年,球界保護選手健康的意識愈來愈高,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受傷,大聯盟開始採取措施抑制、禁止跑者刻意衝撞野手的行為。大聯盟在2014和2016年,就分別實施了防本壘衝撞的波西條款(Buster Posey Rule)和防止刻意破壞雙殺的阿特利條款(Chase Utley Rule),確實大幅減少了跑者與防守員之間發生衝撞的情況。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