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小百科】逆時針跑壘方向的起源(The Origin of Running Counterclockwise)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現在我們把棒球跑壘逆時針的方向視為理所當然,但其實許多棒球運動的前身,跑者繞壘的方式都是順時針。棒球最早的正式規則之一「尼克巴克規則」(The Knickerbocker Rules),訂定跑者繞壘方向為逆時針,奠定了棒球之後超過150年的發展基礎,但至今關於他們訂定逆時針方向跑壘的原因,仍沒有統一的定論。

棒球專家John Schwartz曾提出他的論調,表示逆時針方向跑壘對於右撇子來說會比較方便,因為他認為右打者打完球後,順勢以逆時針方向跑壘較流暢,而且對於右手傳球的野手(右撇子人口本來就比較多)來說,也比較好傳球。但Schwartz的論調,其實與現今普遍認為逆時針跑壘方向對於左打者動能移轉比較有利的概念相左。

假如當年尼克巴克規則決定跑壘方向為順時針,我們現在看到的棒球運動風貌會完全不同:右打者會變得比較容易跑出內野安打;左投手或許會因此變得更少見(如果大多數打者都因順時針跑壘對右打較有優勢的情況而選擇右打,那本來就比較少的左撇子投手,就會更少,因為右投手對右打者會比較有利);歷史上以防守著稱的捕手、二游野手、三壘手,都可能會是用左手傳球。

有趣的是,1908年,壘球採取了一個非常特殊的規則:開賽首名打者能決定該比賽的跑壘方向為順時針還是逆時針,一旦決定了之後,後續的跑者就得依循首名打者的跑壘方向,完成後續的比賽。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