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小百科】國際業餘自由球員制度(International Amateur Free Agency)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2017年年底,大聯盟掀起大谷翔平的搶人大戰,許多球隊野心勃勃,想爭取這名百年難得一見的棒球奇才,卻個個沒把握。照理來說,這麼多球隊汲汲營營追求的明星球員,簽約金應該要很可觀才對,但最終脫穎而出、簽下大谷的天使隊,卻只花了一張小聯盟合約和僅僅230萬美元的簽約金,就把大谷簽走了。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答案是:大谷是大聯盟勞資協議所定義的「國際業餘自由球員」,需要受到「國際業餘自由球員制度」(International Amateur Free Agency)的規範。 為了避免大聯盟各隊在競爭國際業餘自由球員時,出現太不公平的狀況(大市場球隊有較多資源可在海外灑錢簽球員),大聯盟在勞資協議中規定,每支大聯盟球隊在每一個簽約年度,只能使用一定的配額來簽國際業餘自由球員。(每年的國際業餘自由球員簽約年度,從七月二號起算,一路到隔年的六月十五號為止。) 配額規定如下: 一支球隊的基本配額為475萬美金。 獲 競爭平衡選秀 A輪籤的球隊,配額為525萬美金。 獲競爭平衡選秀B輪籤的球隊,配額為575萬美金。 球隊可交易配額。 2017到2018年度、2018到2019年度,每支球隊可透過交易獲得的配額,不可超過原配額的75%。 2019到2020年度、2020到2021年度,每支球隊可透過交易獲得的配額,不可超過原配額的60%。 上述規定皆為2017至2021年勞資協議的規範,未來新協議出爐可能會有所更動。 舉例來說,2018年獲得競爭平衡選秀B輪籤的X球隊,他們那年透過交易,最高可創造出約1010萬美金的國際業餘自由球員簽約金配額(575萬的基本配額+575萬乘以0.75)。 接著定義何謂「國際業餘自由球員」: 住在美國、加拿大、波多黎各以外地區,且最近一年從未在前述任何地區的高中就讀。 至少16歲,或是在該簽約年度的九月一號前將滿16歲。 大谷在簽約當下,屬於這個類別。 大聯盟球隊只能用勞資協議規定的配額,去簽符合條件的「國際業餘自由球員」,而且使用的合約是小聯盟合約。值得注意的是,若球員的簽約金在一萬美元以下,球隊的配額就不會被扣。 至於何謂「國際職業自由球員」呢? 至少滿25歲 在大聯盟承認的國外職業聯盟,打至少六個球季 大谷當時既沒有滿25歲(23歲),也沒有在日本職棒打到六個球季(五個),因此不算是大聯盟認定的「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