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球員評價方式 大聯盟球團越來越科學化

洋基會用高薪留下持續走下坡的布里頓(左),卻放棄較便宜、WAR值較高且穩定的羅伯...後援投手布里頓(Zach Britton)上周跟洋基續約,獲得保障價值達三年3900萬美金(最多四年5300萬美金)的條件,以牛棚投手的標準和布里頓2018年的帳面數據來看,布里頓的新約相當優渥。反觀去年帳面數據優於布里頓且長年表現穩定的後援投手羅伯森(David Robertson),卻未獲洋基續約,最終在自由市場上也只從費城人得到至少兩年2300萬美金(最多三年3500萬美金)的條件,比不上布里頓所獲的價碼。攤開兩人在2018年的數據做對照,許多人肯定都會對他倆新約條件的差異感到意外:

布里頓(今年滿31歲):40.2局、防禦率3.10、WHIP1.230、投手獨立指數4.22、被打擊率.201、三振率20.1%、保送率12.4%、WAR值(《Baseball Reference》版本)0.7

羅伯森(今年滿34歲):69.2局、防禦率3.23、WHIP1.033、投手獨立指數2.97、被打擊率.183、三振率32.2%、保送率9.2%、WAR值1.0

沒錯,羅伯森確實比布里頓大了三歲,而且他的ERA也比布里頓略高一些,但其他各項周邊數據都顯示,羅伯森2018賽季的投球內容優於布里頓,他有更多三振、更好的控球數字,且被打擊率亦從兩者中勝出。在這些數據中,布里頓的三振保送比尤其透露出警訊,不僅在去年表現不理想,還已連四年衰退,顯示他的控球一年比一年糟,相比於羅伯森仍維持十分健康的控球數據,絕大多數人都會比較信任羅伯森能在下個球季或更遠的未來投出穩定成績。

然而,洋基最終選擇留下布里頓而非羅伯森,更甚者,布里頓得到的續約條件還勝過換隊的羅伯森。此案例凸顯出大聯盟球隊評價球員與推測球員未來價值的方法和典範,已發生重大轉移,而在典範轉移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新的受益者(布里頓)與受害者(羅伯森)。

早期的大聯盟,由於球員受到萬惡的「保留條款」(reserve clause)限制,沒有獲得自由身的機會,自然不會有跟球團斡旋的議約權,資方幾乎全然掌控勞方薪資,加上當時資訊科技不發達、球界對棒球統計的認識有限,因此球團在數據統計上非常原始,缺乏正確評價球員能力的工具。所以1970年代以前的美國職棒,各隊要網羅球員時,都只能遵從球探「眼睛所見」、「短暫印象」、還有球員過去的簡單數據,準確性和效率都有極大的改善空間。

1970年代中期大聯盟導入自由球員制度後,球員獲得議約權,因此球團開始需要運用更多資料跟數據評估市場上球員的優劣好壞,同時也要將那些資訊作為跟球員、經紀人談判的基礎和反制。不過在自由球員制度開始的前30年,大多數球隊都只看重球員過去的數據,而缺少對球員未來發展的考量,或經常用球員「之前」的數據來預測他「未來」的表現,同時相當重視球員在大聯盟累積的資歷,在球員明顯老化衰退前,通常是年資愈久、價值愈高。

此外,21世紀以前,多數球團重視的數據與一般球迷大致無異,打者就是打擊率、全壘打、打點等表面結果數據,投手則是勝投、防禦率、投球局數等傳統上被重視的數值,數據分析遠遠不比當今細膩、完整,缺乏預測球員未來表現的科學化管道和能力。

直到最近15到20年,隨著業餘數據派球迷的進階數據研究滲透至大聯盟球團乃至普及、棒球追蹤科技的開發與應用、以巨量資料和進階數據為基底的球員數據預測系統浮出檯面,和更高科技的Statcast追蹤系統數據出現,球團評判球員價值的思維和想法逐漸革新,從以往單就球員過去的「表現結果」與「帳面數據」作評量,變得愈來愈重視球員的進階數據與純技術數據(球速、轉速、擊球初速、擊球仰角等),因為這些資料能針對不同球場和時代環境進行校正、排除運氣和其他球員無法自己控制的因素、正確反映球員的身體狀態和能力素質,更能夠「推測」球員的前景。

資方不再執著於球員過去的成就和資歷,因此球員的年資開始貶值,他們也採取更聰明的手段,藉由彙整進階數據、分析由追蹤系統所記錄下的純技術數據,開發球員數據的預測系統,試圖推測球員未來表現。另外,運動科學的進步、球員養成技術的改進,亦使球隊愈來愈知道如何將具備某種特質(變化球轉速特快)或某項能力特別凸出(揮棒力量特大)、但其他技術層面仍需雕琢(控球太差或揮空率過高)的璞玉球員,改造成價值高昂而且有實際用處的瑰寶。

在布里頓和羅伯森的案例中,我們可以合理推估洋基之所以更喜歡布里頓,絕不是因為他比羅伯森差的「結果」數據,而是他依然保持優異、甚至有所進步的「純技術」數據:根據追蹤系統產出的資料顯示,布里頓招牌的伸卡球在去年球季最後兩個月品質變好,不僅均速略微上升(94.8到95.3英里),而且水平位移也顯著增加。此外,自轉任後援投手就一直只以伸卡球作為主要速球武器的布里頓,到洋基後又開始加入了一些四縫線球的使用,企圖提高球路變化性與三振能力,這顯示布里頓願意採納球團依據進階數據對他提出的改進建議,代表他的投球成績還有更上一層樓的空間。

至於羅伯森,雖然他去年的直球均速比2017年上升了0.7英里,但打者對他的壞球追打率下降了4.5個百分點(34.5%到30%)、揮棒落空率下降3.1個百分點(16.5%到13.4%)、揮棒擊球率上升近6個百分點(63.6%到69.5%),種種跡象都透露羅伯森的壓制力有所下滑,不是洋基所樂見的。

除了上述列出的理由,洋基用較優渥價碼留住布里頓的背後,可能還有一些外界不得而知的原因,因為從2015年全面啟用到目前為止,Statcast追蹤系統的原始資料只有大聯盟官方和球團人士能夠取用,進行資料彙整、分析、開發,一般大眾或非大聯盟體系的數據分析師無法取得,因此Statcast數據還有許多大聯盟官方和球團內部的應用方式,是外界不得而知的。

有可能洋基還用了其他更進階的方式,得出布里頓比羅伯森更值得投資的結果。而且布里頓本人也表示,洋基等於幫他打開了通往進階數據及其應用的大門,因為以往在金鶯,他鮮少從球隊數據部門或教練團獲得像洋基提供給他的追蹤數據與分析報告,直到加盟洋基才發現原來追蹤系統和進階數據對改善球員的技術已發展得如此進步。

這也是為什麼,未來大聯盟不符效益或拖垮球隊財務的爛尾約只會愈來愈少。

過去20年,我們看到天使兩度錯判球員實際能力,單看選手一年大爆發的行情就貿然投下巨額資源,成為冤大頭,先在2006年跟麥休斯(Gary Matthews Jr.)簽下五年5000萬美金的大約(結果麥休斯在天使三年只打出.708的進攻指數),又於2011年從藍鳥承接下威爾斯(Vernon Wells)剩餘四年、價值破億美金合約(結果威爾斯只在天使打了兩年就被清掉,天使時期的進攻指數只有.667),兩次錯判都成為天使球迷揮之不去的惡夢;當然也別忘了吉恩(Jose Guillen)、艾爾斯柏瑞(Jacoby Ellsbury)、貝利(Homer Bailey)、山多瓦(Pablo Sandoval)、戴斯蒙(Ian Desmond)、柯札特(Zack Cozart)、荷斯莫(Eric Hosmer)等近年球隊錯估球員生涯年「結果數據」的悲慘案例,不過隨著各球團變得愈來愈聰明、自由球員合約愈來愈不受青睞的趨勢襲來之下,相信在日後,類似上述的合約跟決策都會漸漸消聲匿跡。

近兩年,有不少專家將大聯盟休賽季市場冷清的狀況(大聯盟平均年薪14年首次下滑 反映重大產業危機)怪罪在「球團變得更聰明」這件事上,許多以前能得到優質合約的自由球員,比如30歲以上的自由球員、帳面數據雖好但受運氣膨風成份居多的選手、跑壘和守備不佳的重砲一壘手或指定打擊,都面臨薪資下滑、甚至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像是沃克(Neil Walker)、林德(Adam Lind)、杜達(Lucas Duda)、莫里森(Logan Morrison)、穆斯塔卡斯(Mike Moustakas)等人,而他們還只是受害的一小部分),但常常很多轉變與新發展都是一體兩面的,在負面影響之外還是會有正面效應。其實自由球員市場在進階數據和追蹤科技掀起的價值評估革新浪潮底下,亦有受益者。

最明顯的例子除了前面提到的布里頓(拜追蹤系統數據所賜,獲得洋基青睞,否則按照過往的球員評估模式,洋基應該會跟羅伯森續約),去年帳面數據普普但球威球質表現優異的先發投手伊瓦迪(Nathan Eovaldi)和後援投手凱利(Joe Kelly),就皆在本休賽季獲得超乎外界原先預期的優渥條件(四年6800萬美金、三年2500萬美金);如果摩頓(Charlie Morton)早個10年投出他在2016年的數據(17.1局、防禦率4.15),在缺乏球路轉速資料與相關研究的狀況下,以他當時的年紀(33歲)和豐富的傷病史來看,根本不可能收到太空人兩年1400萬美金的合約(摩頓後來坦承那時真的有被太空人開出的條件嚇到,遠遠超乎他的預期);要是沒有擊球仰角的資料與研究,墨菲(Daniel Murphy)恐怕很難在打擊上有所突破,並於三年前獲得國民三年3750萬美金的報價。

總的來說,進階數據的普及與追蹤科技帶來的觀念革新,正在扭轉大聯盟評價球員的方針以及設定投資目標的戰略。一些過去我們所認為理所當然的成功模型、評價標準已然被打破,而那些以前被忽視的人才與璞玉,如今都漸漸被以新的手法挖掘出來,幫助懂得不斷調整、創新的球隊爭取勝利。棒球產業是如此,放眼其他在近年受到網路科技與人工智慧衝擊的各行各業,又何嘗不是正面臨相同的情況?

原文張貼於 UDN 聯合新聞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