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棒球三要素:保送、三振、全壘打

Image result for three true outcomes
圖片來源:http://www.keithisgood.com/2013/08/three-true-outcomes.html

生涯累積逾 450 轟的重砲手鄧恩(Adam Dunn),在 2014 年球季結束高掛球鞋時,保有一項在大聯盟獨居第一的歷史紀錄。既不是史上最長的連續單季40轟紀錄(鄧恩曾連五年單季40轟,並列史上第二多),也不是單季史上最多的三振次數紀錄(鄧恩2012年單季吞222K,同樣為史上第二多),而是生涯累積至少4000打席的打者中,TTO佔比史上最高的紀錄,達到49.9%。

TTO,英文全名 Three True Outcomes,中文直翻是「三個最純然的投打對決結果」,代表的是三振、保送、全壘打這三個只有投手和打者之間能獨立決定的棒球項目,不摻雜守備和運氣成分,也無關乎場上的其他野手。據說TTO的概念,最早是由棒球數據網站《棒球指南》(Baseball Prospectus)的作家卡爾(Christina Kahrl)於20世紀末提出,原本只是用來輕鬆描述當時某些打者的新興趨勢,沒想到卻成為新世代棒球數據研究的重要名詞,流行於數據導向的球迷社群之間。

鄧恩無疑是21世紀初期TTO的最經典代表人物,但他的退休並非象徵TTO時代的衰退,反而帶出了另一波TTO的數量高峰。從1980年代至今,大聯盟棒球的樣貌已出現劇烈變化,而TTO在這其中扮演非常吃重的角色,到底保送、三振、全壘打的出現頻率跟以往差距多大,背後又有什麼因素趨動著這個看似不可擋的趨勢呢?

「大TTO時代」降臨

你知道嗎?大聯盟今年的總三振數4萬1177次,竟然比安打數4萬993支還要多,為大聯盟過去近150年來的首見。這或許是當初發明棒球運動的人,想破頭也想不到的發展,因為棒球本來就不是設計讓三振多於安打的運動。

三振大量增加是大聯盟過去30年來最明顯的轉變,也是TTO三個項目中增長最快、增加幅度最大的。1988年,平均每場比賽只會出現5.56次三振,但來到今年,這數字已達到歷史新高8.48,漲幅高達52.5%。近10年增長的速度尤其劇烈,2008年全聯盟平均的三振率為17.5%,今年則成長到22.3%。

除了三振,大聯盟的全壘打頻率亦在近年達到高峰,過去三個球季每季的場均全壘打都超過1.15支,在2016年之前,史上只有一季曾超過這個數字(2000年)。紐約洋基今年全隊共有12名打者揮出至少雙位數全壘打,同時整季團隊全壘打數達到267支,這兩個數字雙雙寫下歷史新猷,正是近年全壘打滿天飛的經典案例之一。至於保送,雖然近三年的數字遠遠比不上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高峰,在史冊上也稱不上特別高,但自2015年起從場均2.9次成長到今年的約3.2次,還是逆轉了2010到2014年這五年間聯盟保送頻率逐年銳減的態勢。

換句話說,過去這三年來,不管是保送、三振還是全壘打,在大聯盟的出現次數和頻率皆呈上揚走勢。TTO三者一起增加且三振創下史上新紀錄的綜合結果,是打進球場內的球顯著銳減。今年大聯盟例行賽的場內球只佔所有事件的65%,締造歷史新低,過去從來沒有這麼少球被打進球場內,而連帶的作用是,棒球場上投打之外的動作和事件愈來愈少,防守對比賽的影響力減少,同時投打之間的對決吃下愈來愈多球賽畫面。

從球賽娛樂性質的角度出發,場內球減少是大聯盟十分不樂見的情況,因為守備精彩花絮、場上球員流動的畫面也會跟著變少;不過就球隊戰力考量與球員個人表現的角度,能投出更多三振、選到更多保送、揮出更多全壘打,以科學驗證過且更有效率地方式幫助球隊贏球,何樂而不為?

攤開大聯盟史上TTO百分比排行榜,如果把最低打席條件設在4000打席,那第一名是引文已經提到的鄧恩。不過若把最低打席條件設在1000打席,會發現鄧恩生涯的49.9%TTO百分比已老早被多位近年崛起的後輩超車,而且還被遠遠拋在後頭。

史上TTO百分比排行榜前八名(最低打席數1000)

1. 蓋洛(Joey Gallo) 58.3%

2. 賈吉(Aaron Judge) 54.8%

3. 沙諾(Miguel Sano) 53.4%

4. 卡斯特(Jack Cust) 53%

5. 尼寇森(Dave Nicholson) 51.4%

6. 布萊尼恩(Russell Branyan) 50.5%

7. 卡特(Chris Carter) 50.3%

8. 鄧恩 49.9%

可以看到前七名中,就有四名是2010年後才完成大聯盟初登場的選手(蓋洛、賈吉、沙諾、卡特),而前三名更是近四年才在大聯盟發光發熱的年輕優秀球員(三人皆不及27歲)。

排行榜之首蓋洛無疑是新世代的「鄧恩2.0」,他虔誠信奉飛球革命的教條,並把TTO的奧義發揮到極致,從2015年升上大聯盟至今,始終僅靠著他那力量爆表、毫不保留的揮棒闖蕩最高殿堂,且已連續兩年單季都夯出40轟。就算他的打擊率一直只有兩成出頭、三振率維持在逼近40%的難堪數字,但還是能憑藉近兩年僅次於楚奧特(Mike Trout)和馬丁尼茲(J.D. Martinez)的.309超高純長打率(ISO,長打數除以打數,聯盟平均為.161),以及耐心選球,繳出.838的優質進攻指數(優於聯盟平均達13%)。

至於第二和第三名自然不必作太多贅述,賈吉是大聯盟近兩季火力最兇猛的全能砲手,而沙諾雖然在本季遭遇大低潮,但他生涯前三季的平均OPS亦高達.844,優於聯盟平均25%。

上述的TTO%排行榜和前三名選手優質的生涯打擊成績,同樣透露出TTO在近年快速成長、逐漸主宰大聯盟的訊息,也多少顯示出驅策TTO浪潮的原動力,大部分來自較容易採納新觀念、新思維的年輕球員。

棒球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

TTO浪潮的發生其來有自。

自90年代起,美國棒壇由民間發起的科學化數據分析改革,隨著時間遞進,從業外到業內,逐漸滲透到各個大聯盟球團,如今大聯盟30支球團都已具備自己專門的數據分析團隊。數據分析棒球的最高宗旨就是「排除情緒,遵從理性」,依據機率、百分比和資料統計的結果說話、行事,所以做什麼決策都講求效益極大化,並且不畏懼打破既有傳統,採取非典型的建隊策略和球員調度。大聯盟官方也在過去20年積極鼓吹數據研究棒球的風氣,力推在球場裝設追蹤系統,建立數據資料庫,架設專門的數據網站等等。而數據主導棒球的思維在近三年的大聯盟,幾乎很徹底地被發揮在球場上,從打者的「飛球革命」,到投手的「假性先發」,全都是將數據研究體現在實際技術操作和戰略執行的成果。

除此之外,隨著運動產業愈趨蓬勃,營養學和運動科學的發展,現今棒球員跟過去比起來,身材愈來愈高大,身體素質也愈來愈好。據統計,2018年有在例行賽登場的選手中,多達540人的身高超過190.5公分,創下史上最多的紀錄;若把時間拉回到20年前的1998年,在聯盟球隊數和正式球員名單規則相同的條件下,當時曾在例行賽出賽且身高超過190.5公分的選手,只有380人。

球員愈來愈高大、身體素質愈來愈高,加上數據分析改革倡導效益極大化,使得球場上的競技強度不斷走揚,也出現幾個明顯的趨勢:投手的球速愈來愈快(因為打者對高球速的打擊成績通常不佳)、變化球投得愈來愈多(因為打者對變化球的揮空率遠比速球高)、後援投手的角色愈來愈吃重(因為後援投手的壓制力比體力下滑的先發投手好);打者則是揮棒力量愈來愈強、愈來愈崇尚全力揮擊追求長打(因為一支長打對於得分機率的增加,可以抵過多支短程安打)、愈來愈傾向提高擊球仰角以增加扛出全壘打的機會(因為全壘打的得分效率,遠遠超過其他進攻手段)。

在如此背景下,對於投手來說,控球不好沒有關係,反正只要球威、球速夠強,變化球夠犀利,照樣能抓到出局數,而且還能壓低失分;對於打者來說,吞下很多三振沒有關係,反正三振跟打出必死滾地球一樣,都是製造一個出局數,只要揮棒夠用力,能把球打得強、打得遠,製造多一點長打,為球隊創造的得分效益依然很可觀;對於教練來說,採取極端投手調度引發輿論批評沒有關係,反正只要能提高對手出局的機會、增加球隊贏球的機率,都是值得嘗試的作法。

種種思維變遷,導致高三振率、高保送率的投手、打者愈來愈多,而能轟全壘打的打者也變得愈來愈普遍。最終的結果就是,由三振、保送、全壘打構成的TTO,儼然成為當今大聯盟賽場上的最主流事件。

TTO在季後賽更明顯

談到TTO浪潮,就不得不提及季後賽。雖然2014和2015年的皇家隊讓我們見識到,擅長小球和安打串聯的隊伍在季後賽也能出頭天,但事實上,大聯盟季後賽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由TTO主宰。(2018年季後賽的所有數據截至10月19日止)

以近三年為例,首先看到全壘打:2016年季後賽35戰共出現71支全壘打,2017年季後賽38戰共出現104支全壘打,今年季後賽則是在26戰中出現53支全壘打。這三年季後賽的場均全壘打數,都超過兩支,遠遠超過例行賽的數字。此外,季後賽全壘打打點佔總得分的比例也非常高,2016年為39%,2017年為51%,今年則是40.5%,以例行賽的標準來看,這些都是相當極端的數字。由此可見全壘打是各隊在季後賽進攻和得分的主要手段,而今年季後賽揮出較多全壘打的球隊,亦獲得16勝3敗的佳績(勝率達到84%)。

值得一提的是,波士頓紅襪的外野手布雷德利(Jackie Bradley Jr.),竟然在沒有揮出一支一壘安打且打擊率只有兩成的情況下,拿下今年美聯冠軍賽的最有價值球員,就傳統數據來看,十分不合理。不過布萊德利在該系列賽揮出兩支價值連城的全壘打,並且選到四次保送,使得他的上壘率和長打率分別達到亮眼的.400和.667,火力貢獻完全不亞於他系列賽打擊率高達.385的隊友戴佛斯(Rafael Devers),因此獲得系列賽MVP可謂毫不僥倖。布雷德利在這次聯盟冠軍賽的TTO佔比高達60%,15打席中就有九個打席的結果,不是保送就是三振或全壘打。

接著看三振和保送:近三年季後賽的三振率都高出例行賽不少,而保送則是除了2016年,季後賽的數字也都高於例行賽。



例行賽三振率
季後賽三振率
例行賽保送率
季後賽保送率
2016年
21.1%
24.4%
8.2%
7.7%
2017年
21.6%
24.7%
8.5%
9.3%
2018年
22.3%
23.9%
8.5%
10.4%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跟近年季後賽投手調度的變革和投球策略轉變有關。

在季後賽,由於比賽之間的休息時間變多,輔以短期賽事幾乎每場比賽都輸不得的因素,後援投手負責局數的佔比會大幅增加。這使季後賽常常出現只要在短局數內狂催球速的新鮮手臂,連帶讓打者看到的平均球速大幅上升。今年大聯盟例行賽,95英里以上的速球佔比約為12.1%,但這個數字來到季後賽卻暴增到24%,平均每四顆球就有一顆是95英里以上的火球,這在10年前的大聯盟球界幾乎是天方夜譚。

除此之外,許多投手在季後賽的投球型態與配球策略也會跟著轉變,以出其不意的手法反制敵方的情蒐與預定好的打擊戰略。

舉例來說,紅襪隊的後援投手巴恩斯(Matt Barnes),他在例行賽使用其主要變化球——曲球——的比例為40.6%,但他到季後賽就把曲球的使用比例拉高到56%;太空人在季後賽的牛棚大將麥卡勒斯(Lance McCullers Jr.),跟巴恩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他從例行賽到季後賽的轉變更劇烈。去年我們已經看到麥卡勒斯於季後賽上演連投24顆曲球的戲碼,今年他再提升一個檔次,季後賽的曲球使用比例達到71.1%(90球裡有64顆都是曲球),比例行賽已經很高的46.6%硬是高出約25個百分點。釀酒人先發投手夏辛(Jhoulys Chacin)也是一個例子:十分擅長滑球的他,例行賽滑球使用比例為44.7%,到季後賽他又投更多滑球,使用比例上升到50.9%。整體而言,今年季後賽打者看到曲球和滑球的比例為30.8%,較例行賽的27.8%高出整整三個百分點。

高速火球的比例上升,外加變化球使用佔比的增長,都促使季後賽的三振率更勝例行賽,近三年季後賽的三振率,就都比今年寫下歷史新猷的例行賽三振率22.4%還要高。另外,由於狂飆球速難以跟控球品質兼顧,且變化球種的控球難度遠勝過速球,在投手們速球愈催愈快、變化球使用比例升高的情況下,不難想見為什麼季後賽的保送率會高於例行賽。

TTO高漲,是好是壞?

面對TTO浪潮席捲大聯盟,美職球界出現兩種站在對立端的聲音。不樂見TTO浪潮的專家認為,TTO的高漲壓縮了場內球出現的機率,使棒球比賽的節奏變慢、精彩度下降,所以主張應該透過聯盟主導修改規則的方式,減少TTO的比例。他們提出的解決辦法,包含禁止守備佈陣以降低打者刻意追求飛球的誘因(一般認為守備佈陣是造成飛球革命出現的因素之一,因為打者發現滾地球太容易被佈陣沒收,故刻意拉高擊球仰角、追逐飛球),以及規範後援投手的使用數量,抑制總教練派出大量三振率極高的後援投手,藉此提高打者的擊球率。

另一個陣營則認為,TTO高漲的趨勢是棒球自然演化的結果,沒有必要刻意修改規則去抑制它,並覺得現在高強度、高效率的棒球,不會比30、40年前場內球較多的棒球來得難看。

筆者自己則持較中立的態度,認為如果有一天TTO的發展情勢太過極端,聯盟屆時還是得介入調整規則,但目前還是能接受當前棒球的打法和樣貌。筆者也相信,棒球終究會慢慢找到一個平衡點,畢竟過去150年來,不一直都是這樣的嗎?

原文刊登於 美國職棒雜誌 2018 年 11 月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