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勒戴可望入選名人堂 海爾頓首次叩關難度高
大聯盟休賽季期間,除了自由球員簽約和交易消息引人矚目,另一個大家關注的話題就是下一年度的名人堂票選。美國棒球名人堂上周公布了2019年票選的候選名單,總共有35人,包含15位之前就已候選、因得票超過百分之五所以今年持續保留在名單上的球員,以及20位新年度獲得候選資格的2013年退休梯次選手。在新進候選名單的球員中,頂級終結者李維拉(Mariano Rivera)將毫無懸念「首度候選就入選」,唯一變數只剩「是否會以百分之百得票率入選」,但另外兩位一代球星——哈勒戴(Roy Halladay)和海爾頓(Todd Helton)——在這屆票選的表現與入選可能,就還有蠻多值得討論的空間。 去年11月因駕駛飛機失事而意外喪命的哈勒戴,毫無疑問是21世紀最強的先發投手之一。哈勒戴的大聯盟生涯從1998年開始,因傷止於2013年(退休時才36歲),在這段期間,大聯盟只有11名投球局數超過2500局的投手,而哈勒戴不僅是其中之一,而且還是裡面自責分率最低者:3.38。 哈勒戴擁有出色的伸卡球與無懈可擊的控球能力,能以極高的效率解決打者,輔以其絕佳的體格和續航力,哈勒戴成為21世紀後,極少數能在單季投出至少九場完封的投手,他也是本世紀唯一一位曾在四個不同球季都投出至少九場完封的球員。 哈勒戴退休後,大聯盟整體的完投、完封數量迅速銳減,來到近兩個賽季近乎絕跡( 投手調度方式劇烈改變 完投完封快成絕響 ),因此如今再回過頭看哈勒戴累積多達67場完投、20場完封的職業生涯,會覺得實在不可思議。 從某個角度看,哈勒戴就像是從70、80年代穿越到21世紀初期的復古工作馬先發投手,因為他能經常擔負長局數的投球,開賽時想的是怎麼靠自己把一場球賽投完,而非像現今許多先發投手,開賽前就已知道自己會在第五、第六局就被換下場;從另一個角度看,哈勒戴也非常「當代」,因為他的球種多元、投球策略變化多端,生涯前期以強力伸卡球製造滾地球為主,後期則較倚賴卡特球混淆打者,降低打者的擊球率,而不論何種型態,他都有辦法繳出佳績。哈勒戴如同銜接70、80年代主流工作馬型投手和當代主流三振型投手的橋樑,兼具兩個世代投手的特質與優勢。 除此之外,哈勒戴還坐擁八次明星賽入選記錄,拿下過兩次聯盟勝投王、七次聯盟完投王、四次聯盟完封王,以及美聯、國聯各一座塞揚獎(史上僅六名投手,曾在兩聯盟皆獲該獎,而哈勒戴是其中之一),其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