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小百科】捕手妨礙打擊(Catcher Interference, CI)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棒球比賽共有7種上壘方式:安打、四壞球、觸身球、野手選擇、野手失誤、不死三振、妨礙打擊,其中「捕手妨礙打擊」(Catcher Interference, CI)或許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種。 當投手在投球過程中,打者被對方捕手(或者其他野手)以任何形式干擾打擊,那他就能直接上一壘。最常見的捕手干擾打擊,就是打者在揮棒過程中,碰觸到捕手手套的前緣。 如果捕手妨礙打擊發生的當下,一壘上已經有跑者,那原本在一壘的跑者就可以被擠上二壘,而打者則可站上一壘。同理,原本一二壘有人,那一二壘上的跑者就會被擠到二三壘,打者站上一壘。不過,如果捕手妨礙打擊發生時,一壘是空的,那其他壘包上的跑者就不得向前推進。 捕手妨礙打擊發生時,主審會讓比賽繼續進行下去,因為場上後續事件所產生的結果,有可能會比妨礙打擊本身更重要。例如:雖然打者打擊時,受到捕手手套的干擾,但他仍打出了全壘打。在這種情況下,攻擊方的總教練有權決定是否接受後續事件的結果,還是採納捕手妨礙打擊的判決。 大聯盟史上的「捕手妨礙打擊王」,是Jacoby Ellsbury,其生涯共累積31次捕手妨礙打擊。此外,Ellsbury也是單季最多捕手妨礙打擊的紀錄保持人,於2016年獲得12次。 從1930年代至今,捕手妨礙打擊的發生次數呈上揚趨勢,尤其又以近10年的增漲幅度最為顯著。以下是每10年統計一次的捕手妨礙打擊次數: 1930到1939年:44次 1940到1949年:48次 1950到1959年:52次 1960到1969年:141次 1970到1979年:220次 1980到1989年:205次 1990到1999年:188次 2000到2009年:173次 2010到2019年:345次 之所以會呈現如此發展趨勢,原因可能有三: 打者採取完全揮擊的頻率愈來愈高。 投手變化球愈來愈犀利,打者也比較容易去用誇張的姿勢去追打壞球。 投手速球愈來愈快、變化球愈來愈犀利,捕手也愈不好接球。捕手不好接球時就容易發生妨礙打擊。 另外附上大聯盟史上累積最多捕手妨礙打擊的打者前10名: 1. Jacoby Ellsbury 31 2. Pete Rose 29 3. Josh Reddick 18 3. Dale Berra 18 3. Julian Javier 18 6.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