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後賽放大棒球新趨勢 捕逸、暴投創紀錄不意外

經過外卡賽和較為一面倒的分區系列賽後,大聯盟季後賽進入聯盟冠軍賽,兩個對戰組合的競爭態勢都激烈萬分(國聯:道奇釀酒人、美聯:太空人紅襪),令人看得血脈賁張。由於兩個國聯冠軍賽的對戰組合,球隊實力皆相當相近,加上短期系列賽的高不確定因素,任何人都難以預料在系列賽末段,哪支球隊能脫穎而出,搶下世界大賽門票。

雖然季後賽各個比賽的賽場上,局勢千變萬化,有小球、有失誤、有盜壘、有全壘打、有安打串聯、有先發投手主宰賽句、也有牛棚投手接力封鎖對手打線,不過若將視野放大,綜觀今年季後賽打到目前為止的大方向數據,會發現它們仍反映了當代棒球的最新趨勢:高全壘打、高三振、後援投手當道等現象,而且還愈來愈明顯。(本文所有數據截至10月18日)

首先看到全壘打。過去四個球季,受到許多打者思維轉變、追求提高擊球仰角,以及官方用球物理性質跟過去不太一樣的影響,大聯盟的全壘打出現頻率大幅上升,在去年達到史上最高峰(場均1.26支)。或許是因為開季時的極端寒冷天氣,今年例行賽的場均全壘打數雖然微幅下修到1.15支,但在歷史上仍然是史上第四高的數據。來到本季季後賽,進攻端全壘打猖獗的情形依然顯著,平均每場比賽會出現多達兩支全壘打(25場比賽50轟),而全壘打打點佔總得分的比例亦達到39%(200分裡有78分是靠全壘打攻下的),跟例行賽的超高數字40.3%相去不遠。

儘管2015年的皇家隊讓我們見識到,擅長小球和安打串聯的隊伍在季後賽也能出頭天,但回歸棒球規則基本面和大量數據統計,一棒揮出全壘打的得分效率,終究還是遠優於小球和安打串聯。這也是為什麼今年季後賽揮出較多全壘打的球隊,戰績是壓倒性的15勝3敗,勝率高達83%,換句話說,只要比對手更會打紅不讓,贏球的機率就會激增。

除了全壘打的出現頻率符合近年走勢,本次季後賽更能凸顯現今棒球跟10年前大不相同的特點是:後援投手的使用量。今年季後賽,各隊幾乎是卯起來使用牛棚戰力,後援投手負責的局數比例竟然逼近50%(455.2局裡有227局由後援投手吃下),比例行賽的40.1%還高出10個百分點。此外,還沒有投手的單場用球數達到105球,而除了國聯分區系列賽的柯蕭(Clayton Kershaw),亦尚未出現另一名投到第八局的先發投手。

近年來大聯盟各隊理解到「先發投手面對敵方打線第三輪,表現會顯著下滑」、「後援投手的表現優於體力下滑的先發投手」等數據分析結果的重要性,並積極套用到比賽調度上,減少先發投手的投球局數,增加後援投手的人員編制與使用量,甚至還有許多球隊效法光芒隊採用假性先發以及牛棚車輪戰等作法。

種種調度的轉變,使得後援投手分攤的局數愈來愈多。而來到季後賽,由於比賽之間的休息時間變多,輔以短期賽事幾乎每場比賽都輸不得的因素,總教練更願意大膽使用後援投手,常常看到先發投手投不滿五局就早早被換下場的情況。2016年季後賽,印地安人總教練法蘭柯納以靈活運用牛棚的方式率隊打進世界大賽,自那之後,後援投手在季後賽角色洗牌和重要性與日俱增的現象,就更加顯著。本季釀酒人在先發戰力不盡理想的狀況下挺進季後賽,屢屢採取牛棚車輪戰和假性先發的投手調度方式,即是最極端的案例。

後援投手負責局數佔比在季後賽的劇烈增加,使得季後賽賽場上愈來愈多只要在短局數內狂催球速的新鮮手臂,連帶讓打者看到的平均球速大幅上升。今年大聯盟例行賽,95英里以上的速球佔比約為12.1%,但這個數字來到季後賽卻暴增到24%,平均每四顆球就有一顆是95英里以上的火球,這在10年前的大聯盟球界幾乎是天方夜譚。

除此之外,許多投手在季後賽的投球型態與配球策略也會跟著轉變,以出其不意的手法反制敵方的情蒐與預定好的打擊戰略。

舉例來說,紅襪隊的後援投手巴恩斯(Matt Barnes),他在例行賽使用其主要變化球——曲球——的比例為40.6%,但他到季後賽就把曲球的使用比例拉高到56%;太空人在季後賽的牛棚大將麥卡勒斯(Lance McCullers Jr.),跟巴恩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他從例行賽到季後賽的轉變更劇烈。去年我們已經看到麥卡勒斯於季後賽上演連投24顆曲球的戲碼,今年他再提升一個檔次,季後賽的曲球使用比例達到71.1%(90球裡有64顆都是曲球),比例行賽已經很高的46.6%硬是高出約25個百分點。釀酒人先發投手夏辛(Jhoulys Chacin)也是一個例子:十分擅長滑球的他,例行賽滑球使用比例為44.7%,到季後賽他又投更多滑球,使用比例上升到50.9%。整體而言,今年季後賽打者看到曲球和滑球的比例為30.8%,較例行賽的27.8%高出整整三個百分點。

高速速球的比例上升,外加變化球使用佔比的增長,都促使季後賽的三振率更勝例行賽,而這也符合過去40年大聯盟逐年三振比率不斷上揚的趨勢。這次季後賽的總體三振率為23.8%,比本季續創歷史新猷的例行賽三振率22.4%還要高。

對於投手而言,在季後賽以提高滑球和曲球的比例增加三振率,固然是好事一樁,但卻也有連帶的副作用:那就是投出暴投、觸身球以及捕手捕逸的機率也變高了。

此現象在近兩年的季後賽特別明顯,去年季後賽平均每場比賽的暴投次數為1.16次,創下自1999年以來的新高,今年季後賽則更上一層樓,來到1.24次(25場比賽就發生31次暴投);捕逸亦發生類似情形,平均每場的出現次數從去年季後賽的0.16次,上升到今年季後賽的0.28次(25場比賽出現七次捕逸),寫下1999年以來的最高。至於觸身球,這次季後賽已經出現20次(平均每場0.8次,為過去10年來第四多),光昨天兩場比賽就有六名打者遭球吻。

上述種種數字都顯示,儘管來到季後賽,投手的平均球威、球速、球質確實都變得更好,他們也知道提高變化球使用比例的好處,但他們的控球卻沒有跟著一起進步,反倒逐漸劣化。而捕手在季後賽的工作難度,亦因為面對的來球愈來愈快、變化幅度愈來愈犀利,且投手控球更加難以捉摸,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點。

過去五年來,隨著數據化浪潮席捲整個大聯盟,各隊不管是在球隊經營、球員養成還是場上調度都愈加趨於理性,並追求效益極大化,而總教練在季後賽的調度亦愈來愈傾向以數據分析導向的決策。這些趨勢體現在現今全壘打、三振、變化球、後援投手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美國職棒賽場,而從今年季後賽的各種總體數據來看,即便樣本數不大,還是觀察得出十月棒球甚至還有放大上述趨勢的效果。這些轉變究竟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的,它們都已經成為當前美國職棒抹滅不了的組成元素。

原文刊登於 UDN 聯合新聞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