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筆直書】先發投手愈來愈式微? 「先發投手與指定打擊連動制」或成解方!

秉筆直書,直抒胸臆。在這裡我會分享個人對大聯盟時事議題的觀點和想法。

上週,大聯盟宣布他們今年會在有合作關係的獨立聯盟——大西洋聯盟(Atlantic League)——進行 2 項引人注目的新實驗:「將投手丘往後移動約 30.5 公分(1 呎)」,以及「先發投手與指定打擊連動制」(double hook)。

消息一出,大部分的討論自然落在較具爭議的「投手丘後移」上,但今天我想談談後者——先發投手與指定打擊連動制,以及它能如何增加大聯盟賽事的可看性與娛樂性。

首先簡介何謂「先發投手與指定打擊連動制」:其實概念很簡單,就是只有先發投手在場上時,才能使用指定打擊;當先發投手退場,指定打擊也跟著取消,後面上來的投手需要上場打擊。

隨著大聯盟賽事強度愈來愈高,選手專業化程度也愈來愈高,代表「投手打擊制」這件事愈來愈不符合潮流。但,倘若能揉合不同規則,適時地用上一些投手打擊的概念,也許能讓棒球比賽變得更多元有趣。

我個人十分喜歡這個規則,因為它能或多或少改善,過去 10 年來大聯盟在娛樂性上面臨到的一大問題:先發投手負擔局數和身份地位的急遽下滑。

以下幾個事實和數據,能清楚反映此現象:

  • 2020 年,大聯盟先發投手平均每場先發只能抓下 14 個出局數;這數字在 2010 年是 18。

  • 若按照比例將縮水的 2020 年賽季擴展為一個完整球季,當年仍只有不到 500 次先發投到打線第三輪。這數字在 2010 年多於 2200。

  • 2020 年,大聯盟先發投手平均每場先發面對的打者數,只有 20.4 人,續寫有記錄以來(1916 年至今)的新低。今年截至 4 月 19 日止的數字也只有 21.3,同樣十分低迷。

  •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到,大概從 6、7 年前開始,先發投手場均面對打者數,遭遇了雪崩式的下跌,而牛棚的重要性和負擔工作量也因此迅速增加。

看宏觀的數據或許大家感受不是那麼強烈,那我們緊接著就來微觀聚焦一下。

4 月 17 日,洛杉磯道奇和聖地牙哥教士三連戰的首戰,球員名單裡有 14 名投手的教士,用了多達 9 名投手和 1 名野手(Jake Cronenworth),才完成 12 局的投球。如果撇除野手 Cronenworth,教士當天平均每位投手面對的打者數不到 5 人,平均用球數也只有約 23 球。

明明已經帶了多達 14 名投手,但還是需要在 12 局的延長賽中用到野手投球,光這點就足以反映出當今大聯盟棒球的投手使用方式,跟過去相比有多麼極端。

道奇方面,該三連戰他們分別推派陣中最強的 3 位先發投手——Walker Buehler、Trevor Bauer、Clayton Kershaw,結果這 3 名全聯盟最頂尖的強投,沒有一人投超過 6 局,而且用球數也都沒超過 98 球。

當然,這些從過去標準來看太早的換投,多少跟今年國聯又採投手打擊制、先發投手有時會因代打需求而被換掉有關,可是這仍跟大聯盟棒球在上個世紀的樣貌,存有不小的落差。

提了這麼多數據和想法,我想說的是:先發投手的工作量和重要性下滑,是現在式,而且趨勢可說是愈來愈明顯。雖然對於各隊來說,大幅削減先發投手的工作量,或許對戰力上是最有利的操作,但從投手實力養成、棒球娛樂性、話題性、推廣效率等角度來看,這都並不是件好事。

直到今天,一場大聯盟比賽在開打前,大家最關心的資訊,除了對戰的 2 支球隊本身以外,就是雙方推派的先發投手是誰。棒球比賽的先發投手,就有點像是電影宣傳時,被放在封面的兩大主角,不管是深度鐵粉還是一日球迷,都一定會想知道先發投手的身份和特色。

在棒球運動中,先發投手的組合能直接為該場比賽定下基調。他們被視為一場比賽最重要的球員,整個球賽的故事線十之八九會圍繞在這兩人身上。球迷們也會因著先發投手的組合,來賦予一場比賽基本的精采度預期。

對於絕大多數的一般觀眾來說,這種形式是對一場比賽構成期待性的最簡單方式。很多人都是憑藉一場比賽的先發投手對戰組合,來決定是否要關注、收看該比賽。

從媒體的觀點,利用先發投手的組合,能很好炒熱一場比賽的話題;從先發投手的許多面向下手,撰寫故事線,將比賽包裝成有點像拳擊賽兩強爭鋒、互相較勁的感覺,符合一般大眾對一場棒球賽的既定期待。

雖然這些元素在當今大聯盟棒球中,都還是有,但它們所佔的比重可說是愈來愈低。近幾年,我們看到愈來愈多的牛棚車輪戰、假先發負責的場次,而且許多先發投手就算沒有受傷,也只能投到第四或第五局,就被換下場;種種現象,使得官網上預告的先發投手對戰組合資訊,意義和價值逐漸被削減。

舉例來說,4 月 18 日坦帕灣光芒對紐約洋基之戰,光芒推派的先發投手是牛棚投手 Andrew Kittredge,對上的是千萬年薪強投 Gerrit Cole。在賽前資訊頁上,你可以看到 Cole 和 Kittredge 的照片併列呈現,但這個組合就完全沒有給人「針鋒相對」之感,因為你知道 Kittredge 只會投個 1、2 局就下場,並非真正的先發投手。

當先發投手的重要性逐漸下滑,類似的情況就會愈來愈多,而觀眾在一場比賽開打前構築的期待性也會跟著減少;從媒體的角度來看,要包裝一場賽事到令人想要預約鎖定的程度,亦愈來愈難。

很現實的是,除非是季後賽或重要性本來就很高的賽事,倘若今天兩邊的先發投手,都是預計只會投 1、2 局的後援球員,那實在很難說服觀眾應該記下這場比賽的開打時間、屆時準時收看。

現今許多大聯盟球隊使用先發投手的方式,固然背後有數據和理論能夠支撐,可是也已經有一些數據派的專家認為,實在太超過了。以數據分析聞名的資深美職作家 Joe Sheehan,最近就撰文指出,現在大聯盟各隊使用先發投手的方式已經算是過度保護,仰賴牛棚的程度也已經超出了合理的範圍。

講到這裡,我們也可以把主題拉回「先發投手和指定打擊連動制」。

假如先發投手和指定打擊連動制開始實施,大聯盟各隊就有比較多誘因讓先發投手投得長一些、負擔更多局數,減少過度保護先發投手、太過仰賴牛棚的情況。為了保留打擊較好的指定打擊在比賽中,球隊就得讓先發投手投長一點。

如此一來,先發投手的重要性就能回升,假先發和牛棚車輪戰的場次就會變少,換投的次數也會連帶下降,而這些發展,從棒球娛樂性和話題熱度的角度來看,相信都是大家樂見的。

此外,此制也能讓近年重要性大幅降低的「代打」角色,恢復它的受重視程度和功能性。還記得過去像 Matt Stairs、Mark Sweeney 這種專職代打者嗎?這些人在過去 10 年逐漸式微,去年,國聯也採指定打擊制時,平均每隊每場只用到 0.65 個代打,創下大聯盟自 1912 年以來的新低。未來國聯勢必會再次導入指定打擊制,屆時若無「先發投手和指定打擊連動制」,那「專職代打」這個角色很可能就會絕跡。

反之,若能採用「先發投手和指定打擊連動制」,那各隊就比較有機會讓專職代打的角色球員生存,因為當指定打擊被取消之後,若輪到投手棒次,各隊勢必會運用代打。我個人是滿偏好這種專職代打,因為他們能增加棒球比賽的多元性和不可預期性,而當偶有佳作時,帶來的驚奇感亦非常足夠,媒體報導推波助瀾的效果會更好。畢竟,「代打再見全壘打」怎麼看,就是比單純的「再見全壘打」更有戲劇性、更有張力。

當然,「先發投手和指定打擊連動制」不是沒有負面的副作用和潛在的缺點。它有可能會影響到後援投手的出賽和生計,而如果有球隊的先發投手因傷提早退場,就會因為失去指定打擊而再陷入更深的劣勢。此外,通常投手提早退場,都是因為短局數內被打爆,那麼此時落後的一方,又得陷入指定打擊被取消得窘境,這樣一來,逆轉比賽的可能性也會被大幅減低。

不過整體利弊權衡下來,我覺得「先發投手和指定打擊連動制」仍然是一個值得大聯盟考慮採納的規則,因為它算揉合了棒球的新舊制度(新:指定打擊;舊:投手打擊和多元調度),能帶來的好處很多,同時也能把對棒球運動本質的衝擊降到很低。

當先發投手的投球局數變多,除了有助於觀眾的期待性、媒體論述與包裝、先發兩強的針鋒相對感,也會使先發投手在比賽過程中更重視「配速」、「調配體力」的藝術:在該節省體力時,節省體力,以讓打者擊出軟弱擊球為目標、精簡用球數;當比賽張力高、需要三振時,再使出全力壓制打者,破除危機。

如此一來,比賽的場內球會跟著增多,棒球比賽事件的多元性也會增加,連帶能改善近年來大聯盟被許多人詬病的「單調」(都是全壘打、三振、保送)、「節奏緩慢」(投手為了每個打席都投三振,堆高用球數和保送)的問題。

自從大聯盟今年聘請前小熊棒球事務總裁 Theo Epstein 來擔任棒球規則、比賽品質提升的顧問之後,他們就展開一系列的新規則、新球場規格實驗。雖然這些新規則和新球場規格,距離真正在大聯盟賽場實施,都還滿遠的,但「願意進行實驗」這件事本身,就代表著大聯盟為了棒球運動的長遠未來發展,已經動了起來。

我自己是很樂見大聯盟願意聆聽各界多方的意見,並且採取積極作為,利用實驗來蒐集數據、資料、回饋,然後再來評估新規則和新球場規格的可行性。否則,若繼續「以不變應萬變」,在現今這個眾多娛樂選項競爭的年代,恐怕只會淪為「坐以待斃」。

 

延伸閱讀

棒球規則革命:改變現有的棒球規則究竟是為了甚麼?

美國職棒今年將採新實驗! 電子好球帶、加大版壘包、防守佈陣限制都在列 

【秉筆直書】大聯盟想提高賽事娛樂性 活化「速度戰」是重要解方

止不住的飛球時代? 大聯盟用球還是「彈」

 

歡迎收聽全球首個中文的大聯盟 Podcast:《Hito 大聯盟》

歡迎追蹤我的個人粉絲專頁,以及 IG 帳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