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教練愈像白紙愈好 老派權威成過去式

今年例行賽結束至今,有六支大聯盟球隊選擇與原本的總教練分道揚鑣,他們分別是老虎、大都會、費城人、國民、紅襪和洋基,而其中除了洋基以外的其他五隊,都已找到新總教練人選。

攤開這些球隊的新總教練名單,可以發現他們大部分要不是沒有執教經驗,就是督軍經歷非常少。事實上,這五名新總教練中,只有老虎聘僱的賈登海爾(Ron Gardenhire)具備大聯盟球隊的執教資歷(2107場),其他人過去都沒有在大聯盟當過總教練。如果談小聯盟的督軍記錄,也只有費城人延攬的凱普勒(Gabe Kapler)曾在2007年執教過紅襪小聯盟1A,剩下的新科總教練:大都會的卡洛威(Mickey Callaway)、國民的馬丁尼茲(Dave Martinez)、紅襪的寇拉(Alex Cora)等人,都完全沒有帶兵的履歷。

據傳目前還沒找到新總教練的洋基,也在最近聯絡過現任《ESPN》棒球球評的退役球員布恩(Aaron Boone)和另一名前球員海爾斯頓(Jerry Hairston Jr.),這兩人之前也都沒有擔任職業球隊總教練的經驗。

從過去幾年大聯盟總教練人選的更迭,到今年這些換總教練球隊的選才,不難看出美國棒球最高殿堂的總教練選才標準已出現變革。

上述的新總教練和總教練候選人(排除賈登海爾),共同的特色不僅止於缺乏帶兵資歷,還包括年輕、善於人際溝通、徹底接納棒球數據分析、樂於傾聽各方意見等特質。他們的作風不像名人堂教頭卡克斯(Bobby Cox)和拉魯薩(Tony LaRussa)那樣老派、充滿老棒球人的文化,相反地,他們最大的優勢就是脫離過去總教練的僵化思維和權威形象,與球員和管理階層的主管建立起順暢無阻的溝通橋樑,創造近10年全新的大聯盟總教練督軍模式。

早期的棒球,總教練是位高權重的人物,不只要安排球場上的球員調度,還掌控組織球隊的權力,幾乎是一人身兼總教練、領隊、總管等多種職務。這也是為什麼棒球總教練的英文詞是用「經理人」(Manager)而非其他運動常用的「首席教練」(Head Coach)的原因。

不過隨著職業棒球的組織規模愈來愈大、球團工作分工愈趨專業,總教練和管理階層的職務分野也愈來愈明顯,20世紀上半葉統領球隊建構和場上戰術的早期總教練,如運動家的麥克(Connie Mack)和巨人的麥葛羅(John McGraw)等,逐漸消失。而當球員的薪資因為1970年代勞資協議制度的確立和自由球員市場的開放,開始大幅飆升之後,在休息室具有高度權威、跟球員保持「上下關係」的老棒球派總教練,也日漸退居非主流,球隊理想的總教練人選演變為能夠和球員「搏感情」,管控好高薪球員自尊心,避免休息室團隊氣氛僵化的領導人物。

90年代末、21世紀初,數據分析浪潮席捲大聯盟,科學化經營球隊成為主流,管理階層的人事選用首先出現大搬風,從原本大多以棒球業內人士(如前球員、前總教練)來管理球隊的模型,轉變為以高階白領知識分子、管理學專家、數據分析科學家為主的制服組型態。

過去15年間,科學化經營浪潮所帶來的人事任用革命,也從管理階層逐步滲透到教練團。最早的代表人物非法蘭柯納(Terry Francona)麥登(Joe Maddon)莫屬。人際溝通力極強,且樂於接納數據應用的法蘭柯納,2004年接手紅襪旋即獲得成功,2013年轉戰科學化經營的鼻祖球隊印地安人,也能快速融入,帶出好成績;2006年,跟年輕球員相處融洽的鬼才總教練麥登,接手擁抱數據派管理的小市場球隊坦帕灣魔鬼魚(2008年改名光芒),短短幾個球季間就利用與管理階層無縫的合作,扭轉球隊命運,締造佳績,甚至還打進世界大賽。

近五年,許多球隊開始任用過去沒什麼帶兵履歷的新思潮派年輕教練,如光芒的凱許(Kevin Cash)、太空人的辛區(A.J. Hinch)、教士的格林(Andy Green)、道奇的羅伯茲(Dave Roberts)和響尾蛇的羅夫洛(Torey Lovullo)等,為的就是複製法蘭柯納和麥登的成功經驗。

由此可見,球隊管理階層在尋覓總教練人選時,考量重點不再受限於候選人的執教經歷、戰術權謀是否高明,他們最在乎的反而是,候選人能不能跟他們說同樣的語言、有沒有辦法有效率地理解整合不同部門提供的資訊、可不可以正確傳達數據分析部門的意見給球員、有沒有能力說服球員採納管理階層的意見,以及是否可以跟年輕球員打成一片,讓球員的潛能得以在良好的團隊氛圍下徹底釋放。

在這樣的背景下,管理階層反而希望他們聘僱的總教練愈像一張白紙愈好,因為執教資歷愈少,成見和僵硬作法就會愈少,做事態度跟方法愈有彈性,心胸也更開闊,能夠吸收新觀念、新知識、新作法。資訊爆炸的時代裡,職業棒球場上的競爭環境千變萬化,球團不僅要有最聰明、先端的管理階層,雇用的總教練也得跟上管理階層的步伐、思考夠靈活,才能夠有效整合團隊上下的資源,創造最佳效益。

不過儘管球隊清楚現今理想總教練所需的特質,有時難免還是會識人不清,雇到不適合的人選。太空人在2013到2014年的總教練波特(Bo Porter)和國民在2014到2015年的總教練威廉斯(Matt Williams)就是經典案例。波特是難以接受球隊刻意墊底的重建作法,並且跟管理階層發生溝通上的嫌隙;威廉斯則是人際管理能力太差,無法有效管理好休息室的氣氛。此二人都才執教約兩個賽季就被球隊炒了魷魚。

筆者認為這波總教練選才的革命,會跟管理階層的換血浪潮一樣,逐漸蔓延30支大聯盟球團,畢竟總教練的工作型態和主要任務,都跟10年前、20年前、30年前大不相同;現在總教練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特質,遠比以前多元,勝任難度也提升不少。

而過去曾擔任過成功教練左右手的人才(卡洛威之前是法蘭柯納的投手教練、馬丁尼茲過往是麥登的左右手),或是交際手腕高明、能言善道的年輕退役球員(前面提到的布恩,以及目前服務於大聯盟進階媒體的德羅薩(Mark DeRosa),皆被視為不錯的總教練材料),應該會是未來總教練的主流人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