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小百科】門多薩線(Mendoza Line)


















(照片取自Sportscasting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究竟這個病毒的名字該如何訂定,變成國際間眾人爭論的話題。在美國棒球界,也有不少以專有名稱作為命名元素的詞彙,而其中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門多薩線」(Mendoza Line)。


門多薩線的概念很簡單,就是指「兩成打擊率」。高過門多薩線,就代表有超過.200的打擊率,低於門多薩線,則表示打擊率不及.200。


門多薩線的命名源頭,是一名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大聯盟游擊手——Mario Mendoza。Mendoza是打擊能力不佳的中線內野手,1979年他在水手隊時,整年的打擊率都在.200上下徘徊,於是他的隊友Tom Paciorek(另一說是Bruce Bochte),便開玩笑地把.200打擊率稱為「門多薩線」,沒想到這個稱呼就這樣在美國職棒球界流傳開來,並且成為流行用語(雖然Mendoza最終的生涯打擊率其實是.215)。


直到40年後的今天,門多薩線依然是許多美國棒球主播、記者、球評,會時不時在播報和報導中提到的詞彙。


大聯盟從20世紀至今,所有累積超過2000打席的「非投手」打者中,只有Bill Bergen(.170)、Mike Ryan(.193)、Jeff Mathis(.195)等三名捕手,生涯的打擊率不及門多薩線。一般來說,大聯盟球隊不太會給打擊率難以超過門多薩線的打者太多的打擊機會,因此史上能像前述三位累積那麼多打席、生涯打擊率還那麼低的「非投手」打者,實在相當罕見。


(撰文:李秉昇)

原文刊登於 FOX 體育台官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