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速度、重長打 第一棒性質大轉變

前天紐約洋基總教練布恩(Aaron Boone)受訪時表示,不排除會讓其重砲子弟兵賈吉(Aaron Judge)時不時地擔任打線的開路先鋒,而賈吉自己聽到這樣的想法時,也抱持開放態度,說道:「如果他們要我打第一棒,我會義不容辭。」

安排上個賽季揮出52轟、長打率破.600、速度普普的全壘打重砲手打第一棒,聽起來非常反直覺。就算布恩只是說他會「考慮」這樣的想法,而且即便真正實行了,也不會天天都讓賈吉打第一棒,但光是願意談論「賈吉扮演開路先鋒角色」的點子,已足以證明當今棒球陣容佈署的思維,已與上個世紀的棒球、甚至前幾年的情況,有所不同。


傳統上,棒球打線的首棒打者被認為應該要具備兩大特質:一是「會上壘」、二是「速度要快」。通常第一棒不被預期要擁有很好的長打火力,因為敲長打、灌打點的工作,可以留給三、四、五棒的中心打者,第一棒只要做好與投手纏鬥、爭取上壘、在壘包上擾亂敵方軍心、利用速度拚搶得分的任務就好。


不過這樣的傳統思維在這兩三年的美國職棒中,發生了一些轉變,愈來愈多球隊開始讓陣中長打火力最好的打者擔綱打線領頭羊的角色,不再將第一棒打者限縮在所謂的「短槍速度型球員」。


舉凡去年冠軍隊休士頓太空人主要的首棒打者,正是他們上個賽季陣中的全壘打王(34轟)史布林格(George Springer);近年主打紅雀隊首棒的內野手卡本特(Matt Carpenter),不以速度見長,生涯七個大聯盟球季只累積15次盜壘成功,不過近三年都至少年產20支全壘打以上,也算是可以扛下中心棒次的選手;而上季大都會陣中火力產出效率最好、平均長打率最高的康佛托(Michael Conforto),大部分比賽也都以第一棒打者上場。


若稍微歸納一下這幾年大聯盟出現的開路先鋒新趨勢,大概能整理出兩大特色:「速度的重要性大幅下降」以及「重砲型打者愈來愈多」。至於對上壘率的要求,則是過去30、40年來維持不變的特質。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新趨勢呢?筆者認為答案事實上並不複雜,最根本的因素是:這20年來隨著大量以數據分析、經濟商管為背景的年輕總管入主大聯盟高層,聯盟各隊佈署球隊的方式愈來愈傾向「看數字說話」,大膽套用客觀數據和資料到場上的調度,打破各種過去缺乏實證背書的傳統與迷思。


就打線安排上,數據告訴我們,如果球隊中最好的打者能上場打愈多次,他們就能為球隊創造愈多效益,至於速度好不好、有沒有盜壘威脅反而並不重要。換句話說,即便某位打擊能力優異的打者速度不快,只要球隊能把他排在第一棒、第二棒等最前面的棒次,給他更多的打擊機會,他就能透過個人的優質打擊技術幫球隊製造更多得分。而這些球隊裡的強打者,又通常是很會打全壘打,同時兼具上壘率的球員,所以才會出現越來越多傑出的長打選手盤踞打線前端。


筆者也找出大聯盟50年前至今的開路先鋒數據進行檢視,發現過去50年來,大聯盟首棒打者擊出的全壘打頻率確實大幅提升,尤其以90年代的低點後快速爬升最值得注意,而盜壘頻率則是在80、90年代達到高峰,並於近10年急遽下滑。


全聯盟第一棒打者的平均數據

項目

年份

平均每次盜壘所需打席數

平均每發全壘打所需打席數

1967年

40

90

1977年

26

92

1987年

18

49

1997年

22

73

2007年

25

51

2017年

34

35


當然不可否認地是,盜壘數量的減少和全壘打數量的增加,多少也跟聯盟整體趨勢的發展有關,不是僅發生在第一棒身上,因為自從魔球所帶動的數據化浪潮後,盜壘逐漸成為大聯盟的非主流,各隊有意識地逐步減少所有球員的盜壘次數,而全壘打的重要性則是相反地不斷上升,選手本身素質的提高以及訓練方針的轉變,亦是左右聯盟整體全壘打頻率的因素,無關乎棒次分別。不過把開路先鋒獨立出來,在全壘打的項目上,還是能看出比其他棒次更明顯的變化,而且盜壘數字則是到近五年才迅速下降,這些現象皆足以顯示各隊近年賦予首棒打者的角色定位,做了不少調適與修正。


比較2017和2007兩個年份進攻指數在全聯盟排名前10高的首棒打者,亦能看出這10年來頂尖開路先鋒的特質差異(以下篩選標準為當年至少累積300次擔任第一棒的打席、顯示的數據為球員擔任開路先鋒時的表現):


2017年

進攻指數

上壘率

盜壘

全壘打

布雷克蒙(Charlie Blackmon)

.999

.397

13

37

康佛托

.947

.388

2

20

卡本特

.914

.418

1

14

泰勒(Chris Taylor)

.901

.370

7

15

史布林格

.894

.369

5

34

多茲爾(Brian Dozier)

.858

.359

16

34

貝茲(Mookie Betts)

.815

.341

13

16

赫南德茲(Cesar Hernandez)

.793

.371

15

9

塞古拉(Jean Segura )

.788

.353

19

11

賈納(Brett Gardner)

.782

.350

23

21


2007年

進攻指數

上壘率

盜壘

全壘打

拉米瑞茲(Hanley Ramirez)

1.001

.405

41

22

葛蘭德森(Curtis Granderson)

.926

.362

22

23

索利安諾(Alfonso Soriano)

.924

.345

18

33

羅林斯(Jimmy Rollins)

.903

.350

33

30

威克斯(Rickie Weeks Jr.)

.862

.385

21

16

塞斯摩爾(Grady Sizemore)

.842

.389

33

22

鈴木一朗

.827

.396

37

6

吉爾斯(Brian Giles)

.824

.368

3

12

強森(Kelly Johnson)

.813

.372

5

9

楊恩(Chris Young)

.809

.309

19

21


2017年的10人除了整體全壘打數多了17支外,盜壘超過20次的選手也只剩下一位,反觀2007年有多達六名球員的盜壘比20次的門檻還高,足見速度不再是頂尖首棒打者需要的主要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趨勢的出現,並不代表速度在棒球比賽中的重要性完全消失,或是毫無用處,也不是說各隊未來都不會讓短槍速度型球員擔綱開路先鋒。大聯盟目前還是有許多以速度見長、主攻短程安打或平飛球的先發第一棒打者,為球隊帶來不少貢獻,比如紅人隊的漢米爾頓(Billy Hamilton)、水手的高登(Dee Gordon)以及國民的透納(Trea Turner)等人。而且安排重砲手在第一棒的調度亦非全然成功,小熊上個賽季讓長打型打者史瓦柏(Kyle Schwarber)擔綱37場比賽的首棒打者,卻只收到進攻指數不到.700的產出,這就是典型的失敗案例。


筆者想強調的真正轉變是,各隊接下來思考棒次安排時的思維路徑會跟過去不一樣、想法會更開放、考慮的因子範圍也會較往年更廣,而不會僅是挑出球隊體系裡跑得快又會上壘的打者後,就直接讓他打第一棒。或許偶爾把像賈吉或史丹頓(Giancarlo Stanton)這樣的大砲放在第一棒,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也說不定。重點在於依據理性的數據資料、選手的適應力,搭配每場比賽不同的對戰組合、當天球隊的戰力情況,很有彈性地去做出最適宜的打線安排。


在去年以前,或許會有許多人質疑把史布林格放在第一棒,對太空人來說好像有些浪費,他豐沛的長打火力將因此無法帶來最佳化的打點進帳。但事實證明,史布林格擔任他們打線的火車頭,仍創造非常可觀的進攻效益,不僅幫助打擊團隊在上個賽季打出全聯盟最佳的例行賽火力輸出,甚至到季後賽也貢獻良多。現在史布林格已然是太空人固定的不動開路先鋒,也再也聽不到任何懷疑不妥的聲音。


跟其他運動一樣,棒球總是隨著時代不斷改變演化,先發投手的角色是如此、牛棚的演進是如此、打者的進攻思維是如此,而棒次順序的安排哲學亦若是。如果今年新賽季大聯盟出現好幾名年產超過30轟且沒什麼速度的第一棒打者,可別感到太驚訝,因為這或許是未來棒球的新常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