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訓數據反映例行賽大趨勢 並非毫無用處


我們都知道大聯盟球員在春訓的成績不代表他在例行賽的表現,球隊在春訓的戰績也無法反映他們在正規賽季的實質發揮,因為春訓比賽只有表演、訓練性質,所有成績與數據皆不列入正式統計,但難道春訓賽事積累的數據和資訊,就連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根據過往經驗,春訓許多「聯盟整體數據」頗具參考價值,能大致反映接下來例行賽會發生的大趨勢和數據走向。只要我們不單純看單一球員或單一球隊的數據和成績,放大視野到「全聯盟」的整體數據,就可以得到能預測例行賽數據的資訊。

舉例來說,春訓數據就曾預測了大聯盟過去12年來例行賽三振率和保送率的變化。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大聯盟例行賽的保送率從2006年上升,2009年後下降,然後又在2015年回升,這樣的走勢變化跟春訓整體的數據相當類似。



同理,三振率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過去12年來,大聯盟春訓的三振率逐年快速增加,而接下來的例行賽三振率也遵循著春訓整體數據的呈現,不斷上揚。雖然春訓和例行賽的實際比率數字略有不同,但上揚和下跌的變化方向、還有變化幅度,都十分接近。


除了三振率和保送率,大聯盟春訓數據也準確預測了大聯盟近五年全壘打率大幅上升的趨勢。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大聯盟春訓和例行賽的全壘打率走勢,都在2014年掉到低點,然後於2015年開始快速劇增,並在2017年達到最高峰。去年例行賽的全壘打率雖微幅下滑,但仍然維持在相當高的比例。


在上升中的三振率、保送率和全壘打率之外,還有哪些近年大聯盟例行賽的整體趨勢是從春訓數據就能看出端倪的呢?從以下滾地球出局跟飛球出局比的折線圖,可以發現春訓數據在過去三年的例行賽開打前就已經透露飛球數量將增加的訊息。從2006年起,大聯盟例行賽的滾地球出局跟飛球出局比不斷上升,代表滾地球數量提高,但2015年之後,飛球數量乘著近年打者拉高仰角的打擊潮流而增加,使得滾地球出局跟飛球出局比急轉彎,逐年下降。




此外,春訓數據也大致預測了近年快速衰退的犧牲觸擊率和逐漸上升的觸身球率。犧牲觸擊率的下滑就不必贅述了,過去10年各隊都知道觸擊帶來的出局數損失,多於推進跑者一個壘包所帶來的效益,因此使用數量逐年減少;而觸身球率的逐年上升就十分有趣,不僅例行賽的觸身球數量慢慢增加,就連春訓數據也預示了這樣的發展,至於原因可說是眾說紛紜,還沒有定論,有一說是因為近年來大聯盟整體球速愈來愈快、變化球比例不斷升高,導致投球失控砸到打者的情況變得頻繁,另一說則認為是近年打者為求提高上壘率,用盡各種手段,而其中之一就是站得離本壘板更近一些,希望能透過觸身球的方式站上壘包。




從上述可知,雖然我們都清楚春訓的個人打擊數據(去年春訓打擊王是水手的沃格巴克(Daniel Vogelbach),22場出賽打擊率超過四成,但例行賽37場出賽卻只繳出.207的低打擊率)、個人投球成績(2018年春訓勇士投手德黑蘭(Julio Teheran)六場先發防禦率僅1.40,但例行賽的實際數字卻接近4.00),還有隊伍的戰績(2018年金鶯隊春訓戰績為17勝12敗,勝率超過五成,結果例行賽卻苦吞115敗),不值得認真看待,但當你把一大群整體競技水平相當接近大聯盟水準的球員聚在一起,讓他們打一個月左右的比賽,這些比賽所產出的全體數據,還是能反映出大聯盟例行賽的大方向數據趨勢。

所以以後在檢視春訓數據時,可別再全盤否認這些數字的實用性,在「聯盟整體數據」的類別中,它們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喔。

原文刊登於 UDN 聯合新聞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