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備佈陣數量首減少 球隊開發新防守戰術

隨著美國棒球數據資料過去20、30年來的建置累積,以及2015年大聯盟高階追蹤系統Statcast的安裝啟用,加上應用數據分析結果於球場上的思維已然為全聯盟30支球隊採納,「守備佈陣」(Defensive Shift)在近10年快速發展為美國職棒的顯學。

守備佈陣指的是有別於棒球傳統守備位置分佈的防守陣勢安排,一般來說多用在內野手身上,針對打擊型態特別鮮明的打者,做出能創造最高守備機率的防守佈局。比如說當極端拉打型的左手重砲打者上場,守備端就可以把游擊手或三壘手調到右半邊,減少該打者以拉打擊出安打的機會。就算打者改變慣用打擊方式,利用對方擺守備佈陣而露出的左半邊大洞,試圖製造安打上壘,對防守端來說,守備佈陣的目標也已達成,因為他們讓以拉打為主要破壞威脅的強打者,放棄最有效率的進攻模式,送這種強打者一個一壘壘包,並不是太大的犧牲。


近年這波守備佈陣浪潮的起源,大概可追溯到10年前左右,當時很多球隊已經會針對強拉型的左打砲手,如歐提茲(David Ortiz)和霍華德(Ryan Howard)等人,進行加強內野右半邊的守備佈陣,而這些球隊中又以怪誕教頭麥登(Joe Maddon)領軍的光芒,以及同屬小市場的釀酒人,扮演主要先驅者的角色。根據棒球數據公司《Baseball Info Solution》的資料庫,直到2009年大聯盟才出現至少是21世紀首次的「對右打守備佈陣」,當時費城人面對擅長暴力拉打的資深右打雪菲爾德(Gary Sheffield),將三名內野手移防左半邊,擺出那時候幾乎沒有人在大聯盟賽場上看過的防守陣型。


進入2010年代,愈來愈多球隊願意採納數據呈現的結果,根據不同打者的習性,把內野手安排在球最可能被打向的位置。據《Baseball Info Solution》的資料,2011年,大聯盟一整年出現2350次守備佈陣,這個數字到2016年竟暴增到28130次,中間每一個賽季的成長率都超過34.8%。光芒、釀酒人不再是獨樹一幟的球隊,其他隊伍很快在短短五年間跟上守備佈陣的潮流,這也是為什麼守備佈陣已被視為美國職棒界的顯學。


不過正當大家以為守備佈陣的發展只會愈來愈蓬勃,各隊似乎會無止境地使用不同守備佈陣的同時,2017年全聯盟守備佈陣的次數竟然停止成長,而且還些微地下滑,從2016年的28130次,減少到26705次,下降5%。如此演變跟2011到2016年間動輒40%、50%、甚至90%的漲幅,實在有著劇烈的差異。好像2016年的28130次守備佈陣,已經達到了不能再高的巔峰值。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最可能的原因之一應該是各隊開始發現內野守備佈陣的效果,還是有其極限,若使用太多,反而會出現反效果,古人所說的「物極必反」確實不假。2010到2017年,大聯盟打者在有守備佈陣的情況下,用拉打擊出滾地球的打擊率,分別為.127、.101、.110、.099、.117、.124、.135、.138,可見五、六年前當守備佈陣次數快速成長時,這樣的技策確實能有效抑制拉打滾地球形成安打的機率,但來到所有球隊都大量採取守備佈陣的近三年,類似的防守佈局效果就沒有那麼顯著。


其二,自從守備佈陣變成顯學後,長時間下來,有許多原本是拉打型的球員開始調整改變,學習成為能善用整座球場、無論拉打推打都能製造破壞、將打擊死角減到最少的打者。小熊總管艾普斯坦(Theo Epstein)就曾說:「守備佈陣的風險是,打者會進化成比沒有守備佈陣時更好的打者。守備佈陣露出的另一邊漏洞,等於是鼓勵已經不錯的打者學習怎麼成為更全面的打者。」


再者,面對愈來愈多的內野守備佈陣,許多教練團和打者想出的另一個技策是:盡量把球往上打。我們甚至可以說,內野守備佈陣是造成近年「飛球革命」、「提高擊球仰角風潮」的主要動能之一。2011年面對守備佈陣時,大聯盟打者的滾地球與飛球比為1.9、滾地球率為53.2%、飛球率為28.4%;來到2017年,這些數字分別變成1.3、44.7%、33.5%。


除了把愈來愈多球往天空打,很多打者在對方採取守備佈陣時,亦有意識地把球推打至反方向。2010年大聯盟打者面對守備佈陣所擊出的平飛球和飛球中,有31.5%是拉打、30.6%是推打,這兩個數字過了七個球季,分別變為25.8%和33.4%,可以明顯看出拉打的平飛球及飛球減少,推打的數量增加。上述提到的各種理由與現象,都是可能造成守備佈陣次數在2016年達到頂峰,並於去年些微下降的原因。


總是走在數據應用和調度謀略尖端的麥登,似乎也早就嗅到內野守備佈陣並非「數大就是美」的道理。2016年他督軍的小熊防守表現極佳,製造出局的效率值為1950年以降最優,但當季他們執行守備佈陣的次數卻只有399次,為全聯盟最低;去年,即便小熊的防守表現不若2016賽季,但他們的守備佈陣次數依然為全聯盟最少,只有302次。


看到這裡各位或許會想知道,那守備佈陣或進階防守調度的未來走向會是如何?這個問題亦是多數大聯盟球隊正在思考、進行嘗試、爭取領先業界的領域。而這兩年已有球隊開始嘗試且還不曾被普及過的罕見策略,是「外野守備佈陣」。


大聯盟最早的外野守備佈陣,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當時辛辛那提紅腿隊(Cincinnati Redlegs)的總教練泰柏茲(Birdie Tebbetts),為了不讓紅雀名人堂球星穆希爾(Stan Musial)敲出外野長打,便把一名內野手調往外野,擺出平均分佈的「四人外野」陣型。四人平均分佈的外野可說是外野守備佈陣最典型的例子,目的是大幅減少強打者擊出遠程安打的機率,即便讓內野門戶大開也在所不惜。2007年,不畏懼嘗試各種新穎戰略的麥登,就曾在面對時任印地安人中心打者的左打重砲海夫納(Travis Hafner)時,安排四人外野;後來在離開光芒前,麥登亦曾對托米(Jim Thome)和歐提茲等著名砲手採取類似的謀略,可謂近代四人外野佈陣的先驅。


不過由於外野幅員遼闊、飛球落點遠比滾地球更難預測、過去關於外野飛球的數據資料不若現在齊全、以及選手在外野跑動與定位的追蹤不易等原因,加上某些外野守備佈陣失敗的風險很大,一次出錯可能就得掉兩個壘包以上,因此外野守備佈陣在以前幾乎很少成為教練團的選項,深怕出了什麼差錯,因而淪為球迷的笑柄或評論家的眾矢之的。但這兩年自從有了很齊全的外野球點資料、Statcast追蹤系統的數據、以及強大的分析團隊做後盾,大聯盟各隊愈來愈願意實驗外野守備佈陣的想法。


2016年,太空人對上極少把飛球拉到右外野的海盜左打者波蘭柯(Gregory Polanco),就把三名外野手全部往左側拉動大概10公尺左右的距離;2017年,響尾蛇面對同樣很少拉打出飛球的落磯右打者勒梅休(DJ LeMahieu),更直接讓整個左外野大唱空城計;同年,麥登在對上紅人的比賽中,對強打者瓦托(Joey Votto)再擺出他以前用過的四人外野守備佈陣。


除了增加外野手或大幅改變外野手的站位,費城人今年更開始在春訓嘗試依據場上不同的情境、對方打者不同的特性以及自家守備員的防守能力,在比賽中不斷調換左右外野手的位置,試圖在每個外野防守機會上,都創造最大化的效益。舉例來說,為了把打擊亮眼、守備平庸的外野手哈斯金斯(Rhys Hoskins)排進打線,費城人勢必得讓哈斯金斯守左外野,但當非常擅打左外野強勁平飛球的敵方打者上來時,費城人就可將他與防守較好的右外野手歐泰爾(Aaron Altherr)互換位置,增加由歐泰爾處理球的機會,減少由哈斯金斯面對來球的風險;而如果下一棒打者是強力拉回型的左打,則再將其兩名球員調換回原本的守位。這些例子都是聯盟各隊對防守策略越來越大膽開放的鐵證。


很諷刺的是,近年大聯盟隨著全壘打、三振、保送的大量增加,打進場內的球和守備員的防守機會愈來愈少,防守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似乎降到了前所未見的歷史新低。儘管如此,在所有球隊都徹底擁抱科學化經營、思維作法逐漸趨於一致的情況下,想要殺出重圍的球隊(特別是小市場球隊)必然得無所不用其極,不放過各個環節、各個方面,想盡辦法從還未受到注意的細節擠出那1%、2%的些微優勢,否則對上財力較雄厚的對手,恐怕就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對這些球隊來說,再小的進步,都是一種勝利。


留言